
重症护理是针对病情危急、生命受到威胁的患者所实施的全面、持续且高度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堪称生命的最后防线。以下从核心任务、关键环节、患者及家属配合要点三个层面,为你详细介绍重症护理。
重症监护的核心任务
医院重症监护的核心任务就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维持患者器官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问题,这也使重症监护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能够更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临床情况。
重症监护的关键环节
1.病情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这些数据对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压力性损伤、肺部感染等。
2.呼吸道管理:管道护理需保持管道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呼吸回路,防止细菌滋生。同时,要密切观察管道内是否有积水,及时清除。注意参数设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等,确保患者能获得合适的通气支持。在呼吸功能锻炼方面,可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氧疗时要注意氧浓度的调节,避免氧中毒。护理人员需时刻关注患者的呼吸状态,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支持方式,为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3.药物治疗管理:给予患者所需的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抗生素、血管活性药物等。同时,护理人员会学习和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和给药途径,确保给药及时、剂量准确。
4.营养支持:重症患者往往伴有液体平衡失调,护士需要根据医嘱调节患者的液体输入和输出,监测液体状态并及时纠正液体不足或过多。同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在必要时通过口服、管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等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5.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更换导管和管路、保持清洁环境等,合理运用抗生素,结合痰培养结果规范用药,以防菌群失衡。
6.心理支持:患者面临着疾病的折磨和生命的威胁,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家属则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担忧。因此,护理人员会通过倾听患者和家属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担忧,用温柔的话语和真诚的态度给予安慰和鼓励。对于患者,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轻声告知操作目的和过程,缓解其紧张情绪;对于家属,及时沟通患者的病情,让他们了解治疗进展,增强信心。同时,识别患者和家属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提供心理疏导或转介专业心理医生,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患者及家属配合要点
1.理解ICU的特殊性:ICU是一个封闭式治疗环境,患者入住期间不需要家属陪护,一切治疗和护理由医护人员完成。家属应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保持电话通畅以便及时接到通知。
2.用品准备与配合:在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前,家属需准备一些必要的物品。消毒湿巾可用于擦拭患者身体及周围物品,保持清洁卫生;护理垫能防止患者排泄物污染床单,保持床铺干爽。此外,还需准备柔软的毛巾、舒适的睡衣等。配合医护人员时,家属要严格遵守重症监护室的规章制度,如探视时间、着装要求等。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干扰。如实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患者情况,制定合适的护理方案。
3.提供心理支持:家属在探视过程中应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做好心理安慰和沟通工作。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和疏导工作,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4.了解基本护理常识:家属应了解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对于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家属应了解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配合医护人员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综上所述,重症护理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家属的共同努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为患者构筑起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