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久坐一整天,腰酸得直不起来,弯腰搬个重物,腿麻得像“电击”一样,这些都和腰椎间盘突出有关,腰椎就像身体的“承重梁”,一旦出了问题,生活质量立刻大打折扣。其实,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日常护理是否做到位,姿势对不对,床睡得合不合适,运动是不是合理,都会决定你的腰椎能不能轻松“服役”更久。
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就是我们的“腰椎减震器”出了毛病,腰椎间盘位于腰椎骨头之间,它像一个由“软骨环”包裹着“果冻芯”的结构,平时就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帮助分担压力、缓冲震动,但如果我们长时间久坐不动,经常弯腰搬重物,或者体重过大,腰椎间盘就会逐渐磨损甚至破裂,里面的髓核就会跑出来,压到旁边的神经,这时候很多人就会感觉腰痛、屁股痛,甚至腿麻、走路困难,好像电流顺着腿往下传,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典型表现。
它并不是突然出现的疾病,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年轻人因为熬夜久坐,老年人因为椎间盘老化,都会成为“候选人”,虽然听起来有些吓人,但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是绝症,大部分人通过规范护理和科学锻炼都能缓解甚至恢复。
生活中该怎么保护
腰椎间盘突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生的,而是由于长时间不良的生活习惯积累起来的,保护好腰椎,最重要的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坐姿要端正,避免长时间弯腰或翘腿,这样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坐着时尽量让腰背部保持直立,腰部可以靠着椅背,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果工作需要久坐,记得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走动走动,活动活动腰部。
不要总是趴着睡,这样容易给腰椎带来额外压力,最理想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床垫也要选择适中的硬度,避免过软或过硬对脊椎的支撑不够或过度压迫,搬重物时要注意技巧,切记不要直接弯腰用力,要蹲下再抬起重物,这样能减轻对腰部的压力。
过重的体重会增加腰椎的负担,加重病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久坐,适当的锻炼如做一些核心肌群的训练,也有助于增强腰椎稳定性,让它更好地承受身体的重量。
适合的运动与锻炼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朋友来说,合理的运动是“良药”,但一定要选对方法,很多人一听腰椎有毛病,就以为只能“静养”,其实长期不动反而会让腰背肌更弱,腰椎承受的压力更大。
适合的运动应该以温和、稳定、循序渐进为主,如“小燕飞”动作,就是趴在床上轻轻抬起头和双腿,像小燕子展翅一样,可以有效锻炼腰背肌群,帮助腰椎更稳固;“靠墙站立”也是简单易行的方法,背靠墙站直,让后脑勺、肩膀、臀部尽量贴墙,坚持几分钟,就能矫正姿势、缓解腰部紧张。
游泳是一种非常推荐的运动,因为在水中浮力能减轻脊柱负担,同时又能锻炼全身肌肉;快走、太极、瑜伽中的拉伸动作也都比较温和,有助于腰椎恢复。运动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做剧烈跑跳、负重过大的锻炼,如搬杠铃、长时间爬山,否则容易加重病情,应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每次以不感到明显疼痛为度。
饮食上的小窍门
钙和维生素D是“好搭档”,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钙会导致骨质疏松,加重腰椎的负担,牛奶、豆腐、芝士等乳制品是钙的良好来源,除了这些,绿叶蔬菜、鱼类和坚果也是不错的选择;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适当晒晒太阳,多吃一些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蛋黄,对腰椎恢复有帮助。
胶原蛋白对软骨和韧带的修复有积极作用,猪蹄、牛筋、鸡爪等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可以帮助增强关节的弹性,减轻腰椎间盘的压力,减少损伤。抗炎食物对减轻腰部疼痛很有效,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鱼类及姜黄都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能够缓解因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炎症和疼痛。
高蛋白食物也很重要,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鸡胸肉、鱼肉、蛋白质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要注意减少高盐、高糖和油腻的食物摄入,因为摄入这类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身体的炎症反应,加重腰椎的负担。
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很多时候它是身体在提醒我们该注意生活习惯了,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适度运动锻炼腰背肌,饮食上多补钙和优质蛋白,控制体重,都是给腰椎“减负”的好方法,一旦出现严重症状,也不要硬扛,及时去医院检查,科学治疗才能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