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建碧  单位: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王家镇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7-01
1328

每到流感高发季,不少人都会纠结一个问题:去年刚打过流感疫苗,今年还有必要再打吗?频繁接种会不会对身体不好?事实上,年年接种流感疫苗不仅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背后更蕴含着复杂的免疫学原理和公共卫生考量。想要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我们需要从流感病毒的“狡猾”特性说起。

流感病毒:善变的“伪装大师”

流感病毒与普通感冒病毒不同,它是一种能引发严重并发症的呼吸道病毒。每年秋冬季节,流感都会如约而至,轻则导致高热、乏力、肌肉酸痛,重则引发肺炎、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而流感病毒最让人头疼的特点,就是它会不断“变脸”——专业术语称为“抗原变异”。

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重要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蛋白就像病毒的“身份证”,免疫系统正是通过识别它们来锁定并消灭病毒。但流感病毒会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基因突变,改变HA和NA的结构,让免疫系统“认不出”。这就好比小偷每次作案都换上新的装扮,导致之前的“通缉令”失效。据统计,流感病毒每年的抗原变异率可达10%~20%,这也是为什么去年有效的疫苗,今年可能就无法提供保护。

疫苗原理:以“变”应变的智慧

流感疫苗的研发,正是基于对病毒变异规律的精准追踪。每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都会收集全球流感病毒株的监测数据,预测下一个流行季可能出现的优势毒株,疫苗生产企业再根据这些预测,将3~4种最有可能流行的毒株制成灭活或减毒疫苗。

但预测毕竟存在不确定性,即使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不完全匹配,接种疫苗仍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和重症概率。这是因为疫苗激发的免疫反应不仅能针对特定毒株,还能产生“交叉保护”——就像学习一门外语后,即使遇到口音不同的对话者,也能理解大致意思。不过,由于人体对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会在6~8个月后逐渐下降,且病毒每年都在变异,所以每年接种新疫苗才能持续获得保护。

哪些人必须年年接种?

高风险人群。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心脏病、哮喘)等,因免疫系统较弱或存在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流感,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远高于健康人。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因流感住院的风险可降低40%~60%;儿童接种后,患流感的概率能减少30%~50%。这些人群就像“脆弱的城堡”,需要每年接种疫苗这道“坚固城墙”。

关键岗位从业者。医护人员、学校教职工、公共交通从业者等,因日常接触大量人群,不仅自身感染风险高,还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桥梁”。他们及时接种疫苗,既能保护自己,也是对服务对象的负责。例如,医院要求医护人员全员接种流感疫苗,正是为了避免将病毒传染给免疫力低下的患者。

希望减少感染风险的普通人。即使身体健康,接种流感疫苗也能大大降低感染概率,减少误工、误学带来的损失。而且,当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形成“群体免疫”时,那些无法接种疫苗的特殊人群(如对鸡蛋严重过敏者)也能间接获得保护。

关于流感疫苗的常见误区

有人担心频繁接种疫苗会加重身体负担,甚至导致免疫力下降。实际上,流感疫苗经过严格的安全性检测,其成分只是灭活或减毒的病毒片段,不会引发真正的感染,也不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还有人认为,自己每年都未患流感,没必要浪费钱接种。但流感的潜伏期和症状因人而异,很多人可能感染后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却在不知不觉中传染给他人。

流感疫苗年年接种的必要性,源于病毒的不断变异、疫苗的时效性,以及保护易感人群的公共卫生需求。它就像给身体穿上一件“隐形盔甲”,虽然不能保证100%不感染,但能显著降低患病风险和重症风险。在流感季到来前,不妨给自己和家人预约一针疫苗,用科学的方式守护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