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曈曈 黄楚生  单位:汕头市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140

在体检报告上看到“血脂”一栏时,很多人都会感到紧张甚至困惑:总胆固醇偏高是不是就意味着心脏病?血脂正常是不是就可以放心无忧?其实,血脂检测并不仅仅是一些数字的高低,它更是反映心血管健康的重要信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血脂检测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正确解读和应对血脂异常。

血脂检测的主要项目

血脂检测主要包括几个关键指标,它们分别反映了我们体内脂肪的不同方面。

总胆固醇(TC):总胆固醇就像一个“总账本”,将血液中所有胆固醇加起来。它反映了我们体内胆固醇的总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总胆固醇并没有区分“好”和“坏”胆固醇,因此单看这个指标的高低意义有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它会将胆固醇运送到血管壁,时间久了可能形成斑块,引起血管狭窄或堵塞,是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和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是评估心血管风险的核心指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它像“清道夫”,帮助清除血管中过多的胆固醇。水平越高,保护作用越强。值得注意的是,HDL过低也会增加风险。

甘油三酯(TG):甘油三酯与我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紧密相关。油炸食品、甜食摄入过多容易导致其升高。高甘油三酯不仅与肥胖、糖尿病相关,还可能增加胰腺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血脂检测结果该如何解读?

了解血脂的主要项目后,我们要学会如何解读检测结果。

不要只看总胆固醇:总胆固醇偏高并不一定危险,例如HDL较高时,总胆固醇可能被“抬高”,这反而是一种保护。

重点关注LDL水平:LDL升高才是真正增加心梗、中风等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关键。

注意LDL/HDL的平衡:HDL升高能抵消部分LDL带来的危害,比值往往比单个指标更具参考价值。

结合甘油三酯水平:高甘油三酯常与代谢综合征、肥胖相关,也需要特别留意。

综合个人风险因素:对于年龄较大、男性、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即使血脂轻度异常也需要提高警惕。

常见误区澄清

在了解血脂检测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总胆固醇高=一定有心脏病

总胆固醇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决定我们是否有心脏病,关键在于LDL和HDL的比例。

误区二:血脂异常=一定要吃药

轻度的血脂异常往往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并不一定需要用药。

误区三:血脂正常=就没风险

即使血脂正常,若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史,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误区四:血脂检查一次就够了

血脂会随着生活习惯和年龄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复查。

血脂异常了怎么办?

一旦发现血脂异常,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1.生活方式改善(首选措施)

饮食:减少油脂、糖分,控制红肉,多吃鱼类、蔬果和坚果。

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

控制体重:腰围缩小往往能带动血脂下降。

戒烟限酒:对血管健康意义重大。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

高危人群(如冠心病、糖尿病患者)或生活方式改善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要使用他汀类等药物治疗。

3.定期监测

一般成年人建议每1—2年检测一次血脂;高危人群应根据医生建议缩短复查间隔。

结语

血脂检测不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心血管健康的“晴雨表”。我们既不必因“总胆固醇偏高”而过度焦虑,也不能因为“指标正常”而掉以轻心。正确解读血脂结果,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守护血管健康,远离心梗与中风。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血脂管理融入日常生活,共同守护“心”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