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妙柱  单位:绵阳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5
786

痔疮是一种令很多人感到困扰的肛肠疾病,现代生活中,随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久坐、饮食不规律以及熬夜等不良习惯的增多,让痔疮的患病者也逐渐趋于年轻化。西医临床中通常是采取手术、药物治疗方案,虽然见效较快,但难以治本,就导致患者病情很容易复发。而中医里,强调整体调理,在改善体质、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接下来,就为大家分享一些中医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您或家人科学应对这一疾病,早日重拾健康。

一、关于痔疮,您了解多少?

1.什么是痔疮?

痔疮(Hemorrhoids)是指因直肠末端与肛门部位的静脉丛血液回流受阻,发生扩张、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按照发病部位可分为以下类型:

内痔:在齿状线以之上,表面有黏膜覆盖,患者是以无痛性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表现。

外痔:在齿状线之下,表面覆盖皮肤,患者常有疼痛、瘙痒、肿胀等症状。

混合痔:是指内痔与外痔同时存在,其症状、病情也都更加复杂。

2.痔疮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久坐久站:这会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导致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容易形成痔疮。

饮食不当:如果长期摄入辛辣、油腻、低纤维食物,易出现便秘或腹泻,也加重肛门负担,增加痔疮发病风险。

长期便秘或腹泻:由于排便用力过度或频繁刺激肛门,会让静脉丛充血。

妊娠:随之子宫增大会压迫盆腔血管,导致静脉回流不畅,从而诱发痔疮。

熬夜、疲劳: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肠道功能,也会增加痔疮患病风险。

3.痔疮的常见症状又哪些?

痔疮患者经常会有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以及痔核脱出等症状,严重时内痔会脱出肛门外,还需手动回纳。

二、中医治疗痔疮的诀窍方法分享

中医角度,认为痔疮主要是因湿热下注、气血瘀滞、脾虚气陷所引发,在治疗上强调的“标本兼治”,意思就是既要缓解症状,又要调理体质,以免复发。常用的中医疗法如下:

1.中药内服调理

依据痔疮的不同证型,中医师会为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

(1)湿热下注型

患者表现:以肛门灼热、便血鲜红以及大便黏滞为主要表现,舌苔黄腻。

治疗原则: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为主。

推荐方剂: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槐花散、黄连解毒汤加减进行治疗。

常用中药:如槐花、地榆、黄连以及黄柏等。

(2)气血瘀滞型

患者表现:此类患者常有痔核肿胀、疼痛明显、颜色紫暗等症状,会伴随排便困难。

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

推荐方剂:如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等。

常用中药:有桃仁、红花、当归以及川芎等。

(3)脾虚气陷型

患者表现:患者会有痔核脱出、肛门坠胀等症状,常伴有乏力、面色苍白表现。

治疗原则:以补气升提、固摄痔核为主。

推荐方剂:常用方剂有补中益气汤。

常用中药:主要有黄芪、党参、白术以及升麻等。

2.中药外治法

(1)熏洗坐浴

作用:具有很好的消炎止痛之效,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常用药物:比如苦参、黄柏、五倍子、马齿苋以及蒲公英等。

方法:在煎煮后,可以趁热熏蒸肛门,待水温下降后再坐浴15-20分钟,1-2次/日。

(2)外敷药膏

常用药膏:可使用马应龙痔疮膏、九华膏以及云南白药痔疮膏等,涂抹于患处。

作用:可以起到消炎、止痛以及收敛止血之效。

(3)栓剂

常用栓剂:主要有化痔栓、肛泰栓等。

适用情况:对于内痔出血或轻度脱出的患者可以使用栓剂。

3.针灸与穴位按摩

(1)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可选择长强穴、承山穴、二白穴进行针灸。

作用:可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感。

(2)穴位按摩

百会穴:按摩此穴可提升阳气,有助于改善痔核脱垂情况。

足三里:按摩此穴可起到健脾益气、增强体质的效果。

按摩方法:每日可以对每个穴位按压3-5分钟,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

总之,对于痔疮患者,通过中医的综合调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但如果痔疮症状比较严重,必要时也需结合西医治疗,以便获得理想效果。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