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军  单位:​崇州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4
399

医院里偶有一幕:患者皮肤呈现出骇人的青灰色,监测仪上的血压数字不断跳水。血样检验结果如一道惊雷:乳酸浓度8.5mmol/L,降钙素原超过正常值百倍!这就是脓毒症休克的症状,而这场与死神的赛跑,胜负的关键,恰恰隐藏在发病最初的72小时里。

1.脓毒症:隐形杀手的真实面目

脓毒症(Sepsis),这个在医学界被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病症,本质是感染引发的致命连锁反应。当细菌、病毒或真菌突破人体第一道防线,免疫系统会启动级联反应:中性粒细胞吞噬病原体,细胞因子召唤免疫细胞增援,血管通透性增加以便免疫部队快速抵达战场。这本是精妙的防御机制,但当感染失控时,免疫系统会调转枪口对准自身器官。

全球每秒钟就有1人直接因脓毒症死亡,每年夺走1100万生命,超过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总和。更可怕的是其伪装能力:初期症状可能仅是发热、寒战或乏力,与普通感冒无异。但病原体已在血液中悄然繁殖,释放毒素攻击心脏、肺脏和肾脏。当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尿量减少、意识模糊时,病情往往已进入危险阶段。

2.72小时:生死倒计时

(1)0-6小时:黄金救援窗口

此时免疫系统与病原体尚处拉锯战。细菌在血液中繁殖时,会释放内毒素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微小血栓堵塞毛细血管。肝脏开始超负荷工作清除毒素,但可能已出现肝功能异常。关键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显著升高,但多数患者尚未意识到严重性。

(2)6-24小时:器官损伤初现

细胞因子风暴全面爆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飙升,导致全身血管舒张,血压急剧下降。肾脏血流减少引发急性肾损伤,肌酐水平每小时上升超过0.5mg/dL。肺泡内渗出液增多,氧合指数下降至300mmHg以下,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3)24-72小时:多器官衰竭期

凝血系统彻底失衡,D-二聚体超过正常值十倍,全身形成血栓-出血恶性循环。肠道屏障破坏导致细菌移位,形成二次感染源。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跌破60%。此时患者死亡率跃升至40%-60%,每延迟1小时治疗,生存几率下降7%-8%。

3.争分夺秒的攻防战

(1)诊断:从症状到生物标志物

第三代基因测序技术(如Nanopore平台)能在6小时内鉴定病原体,比传统血培养快48小时。SOFA评分系统(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通过评估呼吸、凝血等6项指标,可精准预测病情走向。

(2)精准治疗与免疫调控

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①抗生素鸡尾酒疗法。根据PK/PD理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采用持续输注,确保血药浓度4倍于MIC值。②血液净化技术。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吸附,清除炎症介质效率提升60%。③免疫调节新武器。抗PD-1单抗用于逆转免疫麻痹,胸腺肽α1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④器官功能支持:体外膜氧合(ECMO)为心肺功能争取恢复时间,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这些技术将多器官衰竭的死亡率从80%降至45%以下。

4.预防脓毒症:防微杜渐,高危人群预警

(1)增强免疫力,筑牢健康防线

均衡饮食,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维持健康的体重;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保证每天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2)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源侵入

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如厕后、处理食物前等关键时刻。注意处理伤口和破损,及时清洁并涂抹消毒剂,必要时就医。每天刷牙两次,预防口腔感染。

(3)避免高风险行为,减少感染机会

避免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非必要,避免纹身、穿孔等可能破坏皮肤屏障的行为。食用彻底煮熟的食物,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注意食品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物。

(4)及时接种疫苗,增强特异性免疫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减少因流感引发的并发症。对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球菌感染。

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当你出现发热伴寒战时,请记得观察尿量;当家人出现呼吸急促时,及时记录意识状态变化。在这场与脓毒症的时间赛跑中,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生命经不起等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