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强  单位: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普外科  发布时间:2025-06-24
441

“医生,我是不是多喝点水、抹点药就能让痔疮自己好?”“我听说痔疮就像感冒,忍一忍就过去了,是真的吗?”

关于痔疮,人们的误解非常多,其中最常见的一条就是:“痔疮能自动好,不用治。”事实真是这样吗?今天就带大家理性认识痔疮,走出误区,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一、什么是痔疮?为什么会得?

1.痔疮不是“长东西”,而是血管出了问题

(1)痔疮是肛门直肠部位的静脉血管丛扩张、曲张、移位引起的病变;(2)简单来说,它就像“肛门处的静脉瘤”,一旦发生,极易反复。

2.引发痔疮的“幕后黑手”

(1)久坐久站: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影响肛门部位血液回流;(2)便秘或腹泻:排便用力过猛或频繁刺激肛门,会损伤局部组织;(3)不良饮食习惯:辛辣刺激、高脂低纤维饮食导致肠道功能紊乱;(4)妊娠或分娩:腹压升高,影响血流;(5)年龄增长:肛门支持结构退化,易形成痔疮。

二、痔疮可以自动好吗?答案是:因人而异,不能赌

1.轻度痔疮有机会“缓解”,但不等于“治愈”

(1)部分早期内痔通过改善饮食、生活习惯后症状减轻;(2)但痔核结构并未完全恢复,稍一诱发就可能复发。

2.中重度痔疮不会“自动消失”,拖着反而更严重

(1)出血、脱出、疼痛等明显症状不会凭空好转;(2)严重时会导致嵌顿、坏死、感染、贫血等并发症。

3.“拖着等它好”的结果往往是“拖成手术”

(1)许多患者早期只需保守治疗,因拖延错失最佳时机;(2)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身心负担更重。

三、常见的痔疮误区,你中招了吗?

1.误区一:“便血就是痔疮”

(1)痔疮便血多为鲜红色,无痛,但其他疾病如肠癌、息肉、直肠炎也可便血;(2)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应及早肠镜检查,不能自行判断。

2.误区二:“只用痔疮膏就行”

(1)外用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痔核结构;(2)没有改变诱因(便秘、久坐等),涂再多也白搭。

3.误区三:“怕丢人,不敢去医院”

(1)痔疮是常见病,医生早已习以为常,不必羞于就医;(2)早期治疗轻松快捷,等拖重了,治疗更复杂、恢复更久。

四、痔疮怎么治?关键看病情程度

1.轻度痔疮:生活方式+药物干预

(1)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蹲、久坐;(3)可使用痔疮膏、痔疮栓、温水坐浴等保守方法缓解不适。

2.中度痔疮:可考虑微创介入

(1)如橡皮筋结扎术、冷冻治疗、红外凝固等,创伤小、恢复快;(2)适合反复便血、痔核脱出但尚能回纳的患者。

3.重度痔疮:手术是更彻底的方式

(1)痔核长期脱出或嵌顿者,通常需行痔切除术或PPH手术;(2)手术方式多样,应由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五、做好预防,远离“菊部烦恼”

1.管住嘴,迈开腿

(1)避免辛辣、酒精、油炸食物,多喝水、多吃纤维丰富的食物;(2)规律排便,如厕不久蹲、不看手机,每次排便控制在5分钟内。

2.多运动、少久坐

(1)办公族每坐1小时起身走动5分钟,缓解盆腔静脉压力;(2)坚持运动可改善肠道蠕动、防止便秘,降低痔疮复发率。

3.学会自检与定期就诊

(1)若有反复便血、肛门脱出、疼痛等症状,应及早就医;(2)中老年人群尤其应重视肠镜筛查,防止“以为是痔,实为癌”。

六、结语:别再对痔疮掉以轻心

痔疮不是绝症,但也绝不是“忍一忍就过去”的小病。它是现代生活方式病的一个表现,是身体对不良习惯的“抗议信号”。一味拖延不治,不仅带来生活困扰,更可能掩盖更严重的疾病风险。所以,别再问“痔疮会不会自己好”,而要问“我该怎么科学应对”。从现在开始,尊重身体发出的信号,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忍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