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建武  单位:浦江第二医院内一科  发布时间:2025-06-10
2133

在中医理论中,肺被称为“华盖”,位居五脏六腑之上,像一把保护伞守护着人体健康;同时,它又被称作“娇脏”,不耐寒热,易受外邪侵袭。西医视角下,肺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承载着氧气摄入与二氧化碳排出的关键功能,其健康直接影响着全身的新陈代谢。而四季更迭带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会对肺部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根据四季特点,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养护肺部,对维持呼吸健康至关重要。

春季:宣肺疏肝,驱散外邪

中医理论中,春季对应五行中的木,与肝脏相通,同时春季阳气升发,万物复苏,但空气中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增多,且天气多变,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此时养肺,重点在于宣发肺气、疏肝解郁,同时抵御外邪入侵。

在食疗方面,春季可多食用具有宣肺功效的食物。例如,百合粥就是不错的选择,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经,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与大米一同熬煮成粥,不仅口感软糯,还能滋养肺部。另外,梨也是春季润肺的佳品,梨具有清热降火、润肺生津的功效,可将梨切块后与冰糖、川贝一起蒸煮,制成川贝雪梨羹,对于缓解春季干燥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从西医角度来看,春季要做好防护措施。外出时佩戴口罩,能够有效阻挡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及病菌,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同时,春季也是流感高发季,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也是保护肺部健康的重要手段。

夏季:清热祛湿,补肺益气

夏季气候炎热,雨水充沛,中医认为夏季的主气是暑湿,暑湿之邪容易侵犯人体,损伤肺气。且夏季人们贪凉,过度吹空调、吃冷饮,会导致寒邪入侵,影响肺部正常功能。因此,夏季养肺应以清热祛湿、补肺益气为主。

中医食疗推荐冬瓜薏米老鸭汤。冬瓜性凉,味甘、淡,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薏米健脾祛湿;老鸭滋阴养胃。三者搭配熬汤,既能清热祛湿,又可补充肺气。此外,莲子百合瘦肉汤也适合夏季饮用,莲子清心安神,百合润肺止咳,瘦肉富含蛋白质,能为身体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西医方面,夏季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空调温度不宜过低,保持在26℃左右为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呼吸道黏膜收缩,影响肺部功能;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等方式调节湿度,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感染几率。同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能增强心肺功能,但要注意避免在正午阳光强烈时运动,以防中暑。

秋季:滋阴润燥,敛肺生津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湿度降低,容易损伤肺阴,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症状,中医称之为“秋燥”。西医也认为,秋季气候干燥,呼吸道黏膜水分流失加快,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在呼吸锻炼方面,可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3倍。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气道阻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有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改善肺功能。腹式呼吸也是不错的选择,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两膝半屈,放松全身,经鼻缓慢吸气,腹部向外隆起,膈肌下降,然后缩唇缓慢呼气,腹部内陷,膈肌上升。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肺通气量。

饮食上,应多食用滋阴润燥、敛肺生津的食物。中医推荐银耳,它味甘、淡,性平,归肺、肾经,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可与冰糖、枸杞一起炖成银耳羹,口感软糯,滋阴润燥效果好。秋梨也是秋季养肺的经典食材,将秋梨去核切块,加入川贝母、冰糖一起蒸制,制成川贝蒸梨,对于润肺止咳有很好的效果。西医建议补充维生素A,如胡萝卜、菠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能够保护呼吸道黏膜,增强其抵抗力。此外,适量食用一些坚果,如杏仁,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60%。中医还提倡秋季进行穴位按摩,如按摩列缺穴,它位于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每天按摩列缺穴1-2分钟,可起到宣肺解表、止咳平喘的作用。

冬季:温肺散寒,固本培元

冬季气候寒冷,寒邪最易伤肺阳。肺主皮毛,寒邪侵袭人体,首先犯肺,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冬季养肺重点在于温肺散寒、固本培元,增强肺部抵御寒冷的能力。

中医食疗可选择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羊肉性温,能补肾壮阳、暖中祛寒,三者一起熬汤,既能温暖身体,又可温养肺部。此外,核桃具有温肺定喘、补肾固精的作用,每天适量食用核桃,有助于增强肺部功能。从西医角度,冬季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头部、颈部和脚部的保暖,避免寒邪入侵。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如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心肺功能。但冬季运动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上午10点以后,等太阳出来、气温有所回升时进行,避免在寒冷的清晨锻炼。另外,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外出回家后不要急于脱衣,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防止感冒引发肺部疾病。

生活习惯方面,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颈部、背部等部位,避免受寒。中医建议在冬季进行太极拳锻炼,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能够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能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温阳散寒。此外,中医还提倡冬季进行足浴,在温水中加入艾叶、花椒等中药材,能够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肺部功能。西医则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