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小蓉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结核病科  发布时间:2025-07-03
921

结核病(Tuberculosis,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肺结核),也可累及淋巴结、骨骼、脑膜等其他器官(肺外结核)。尽管现代医学在结核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它仍然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尤其在中低收入国家和免疫缺陷人群中危害严重。

本文将从结核病的传播、症状、诊断、治疗、预防及社会支持等多个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公众科学认识这一疾病,并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

结核病是如何传播的

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结核菌的微小飞沫核(直径1~5微米),健康人吸入后可能被感染。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1.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发病:约5%~10%的感染者会在免疫力下降时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其余人可能成为潜伏感染者(体内携带细菌但不发病)。2.传染性差异: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传染性最强。肺外结核(如骨结核、淋巴结结核)或潜伏感染者一般不会传染他人。3.高危传播环境: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场所(如集体宿舍、医疗机构)更容易发生传播。

如何识别结核病

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容易与普通感冒或慢性支气管炎混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两大方面。

在呼吸道症状方面,持续性咳嗽超过2周是最常见的表现,初期多为干咳,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脓性痰液甚至血痰,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症状,轻者痰中带血丝,重者可出现大量咯血。当病变累及胸膜时,患者还可能感到胸痛不适。

全身症状方面,患者常出现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7.3~38℃之间),夜间退热时伴有明显盗汗,同时伴有持续性的乏力感、食欲减退以及进行性体重下降,这种不明原因的消瘦是结核病的典型特征之一。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儿童患者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或反复低热;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降低,可能没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仅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HIV感染者由于免疫功能受损,更容易出现肺外结核的表现,如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结核等。

特别提醒:如果出现持续咳嗽超过2周,并伴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状时,务必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排查结核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现代医学如何诊断结核病

1.病原学检查:痰涂片抗酸染色、GeneXpert MTB/RIF(可同时检测利福平耐药)、痰培养(金标准)。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见典型的上叶浸润、空洞等表现。3.免疫学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或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用于筛查潜伏感染。

结核病能治愈吗

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但关键在于规范治疗,避免耐药结核病的发生。药物敏感结核:6个月短程化疗(2HRZE/4HR方案)。耐药结核:需根据药敏结果制定18~20个月个体化方案,含贝达喹啉等新药。

治疗注意事项:必须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不可随意停药,否则易导致治疗失败或耐药;国家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和随访管理。

预防胜于治疗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疫苗接种方面,卡介苗(BCG)能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但对成人保护效果有限。传播阻断措施包括患者佩戴口罩、咳嗽时遮掩口鼻、保持室内通风,必要时可使用紫外线灯消毒。高危人群管理上,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和密切接触者需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应通过均衡营养、规律作息来增强免疫力,特别要控制好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综合预防措施能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

如果您或周围人出现可疑症状,请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记住:结核病可防可治,消除歧视、科学应对才是战胜疾病的社会良方。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