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艳林  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发布时间:2025-10-17
269

硝酸甘油是冠心病患者的“救命药”,舌下含服后能在1-3分钟内缓解心绞痛,堪称心血管急症的“灭火器”。然而,这把“双刃剑”若使用不当,可能从“救命”变为“致命”。据统计,约15%的硝酸甘油不良反应与禁忌症误用相关,严重低血压、休克甚至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本文将揭秘硝酸甘油的“死亡禁区”,教你科学使用这一关键药物。

硝酸甘油的“救命密码”

硝酸甘油属于硝酸酯类药物,其核心作用机制是:扩张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尤其对痉挛或狭窄的血管有显著效果;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

典型应用场景: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发作(胸痛、胸闷、压迫感);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早期辅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案例:62岁的张先生爬楼梯时突发胸痛,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3分钟后症状缓解,为后续急诊介入治疗争取了关键时间。

硝酸甘油的“死亡禁区”

1.严重低血压患者(收缩压<90mmHg)

硝酸甘油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若患者本身血压已低于正常值,用药后可能引发头晕、晕厥、休克,甚至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灌注不足。

高危人群:老年人、脱水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者。

数据警示:低血压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40%。

2.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

此类患者心肌肥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硝酸甘油会加重梗阻,引发胸痛、晕厥甚至猝死。

鉴别要点:患者常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史,超声心动图可确诊。

典型案例:48岁的李先生因胸痛含服硝酸甘油,结果突发晕厥,急诊检查发现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合并药物性梗阻加重。

3.急性循环衰竭(休克)患者

包括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硝酸甘油会进一步降低血压,加速器官衰竭。

危险信号: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意识模糊。

处理原则:优先使用升压药(如多巴胺)稳定循环,而非硝酸甘油。

4.青光眼患者(尤其是闭角型)

硝酸甘油可能诱发眼压升高,导致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失明。

机制:药物扩张眼内血管,增加房水生成,阻塞房角引流。

预防措施:青光眼患者用药前需测眼压,用药后密切观察症状。

5.颅内压增高患者(如脑出血、脑肿瘤)

硝酸甘油会扩张脑血管,加重颅内高压,引发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甚至脑疝。

高危场景:高血压脑病、颅脑外伤后。

替代方案: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6.对硝酸甘油或硝基化合物过敏者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严重者危及生命。

交叉过敏:含硝基的炸药、染料、某些降压药(如硝普钠)也可能引发过敏。

急救措施:立即停药,给予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

7.严重贫血患者(血红蛋白<60g/L)

硝酸甘油可能促进红细胞破坏,加重贫血症状,导致乏力、心悸、气短,甚至心功能不全。

机制:药物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但贫血患者本就代偿性心率增快,用药后可能诱发心衰。

处理原则:先纠正贫血,再考虑心绞痛治疗。

8.正在服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西地那非)者

这类药物(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或肺动脉高压)与硝酸甘油联用会引发致命性低血压,甚至导致心脏骤停。

科学使用硝酸甘油

用药姿势:坐位或半卧位,避免直立性低血压。硝酸甘油扩张血管可能导致血压骤降,站立时用药易引发跌倒、骨折等二次伤害。正确姿势:靠坐在沙发或椅子上,舌下含服药物后保持安静,勿突然起身。

剂量控制:首次1片,5分钟无效再含服第2片。过量用药可能导致剧烈头痛、反射性心动过速、晕厥,甚至心肌缺血加重。最大剂量:连续含服不超过3片(间隔5分钟/次)。无效处理:若3片后仍无缓解,立即拨打120,警惕心肌梗死。

药物保存:避光、密封、阴凉处,开封后3个月更换。硝酸甘油易受光照、温度、湿度影响而失效,过期药物可能无法缓解心绞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