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松林  单位:​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9
2175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失眠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问题。据统计,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失眠发生率高达 30%-50%,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无论是普通大众希望改善自身睡眠状况,还是医学相关人员深入研究与治疗,都需要对中老年失眠有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从失眠的诊断定义、类型、发病机理、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失眠的诊断定义:失眠并非单纯指入睡困难,而是一种复杂的睡眠障碍。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失眠是指在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环境下,依然出现对睡眠质量或数量不满意的情况,且这种情况每周至少发生 3 次,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躺在床上 30 分钟以上仍无法入睡)、睡眠维持困难(夜间醒来次数≥2 次,或凌晨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多梦、浅睡眠),以及白天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认知功能下降等症状。当这些情况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时,即可诊断为失眠症。

失眠的类型:①根据病程长短,失眠可分为急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急性失眠通常由短期的压力事件(如亲人离世、工作变动、生活环境改变)引起,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 3 个月,若能及时处理诱发因素,多数患者可自行恢复正常睡眠。慢性失眠则病程较长,超过 3 个月,往往与多种因素长期作用有关,如慢性疾病、心理障碍、长期不良睡眠习惯等,治疗难度相对较大。②从病因角度,失眠又可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无明显的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或其他特殊原因,主要与个体的睡眠调节功能异常有关;继发性失眠则是由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等)、精神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药物副作用(如某些降压药、平喘药)等引起,治疗时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干预。

失眠的治疗:

生活调控:建立规律的睡眠作息是改善失眠的基础。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有助于强化生物钟。同时,避免白天过长时间午睡,一般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适当的运动对睡眠也有帮助,但应避免在临睡前进行剧烈运动,可选择在白天进行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有氧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能促进睡眠。

(二)饮食调控:饮食对睡眠有着直接影响。中老年人应避免在晚餐时摄入过多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如咖啡、茶、可乐、酒等,这些物质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入睡。晚餐宜清淡易消化,可适当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燕麦、小米等,色氨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血清素和褪黑素,有助于调节睡眠。

(三)精神调控: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改善失眠的关键。中老年人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下棋、钓鱼等,丰富生活内容,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和压力。当出现不良情绪时,学会通过与家人朋友倾诉、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进行调节。此外,学习一些放松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在睡前进行练习,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入睡。

(四)工作环境调控:虽然中老年人大多已退休,但仍有部分人处于工作状态。对于这部分人群,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工作环境的舒适、整洁、安静,减少噪音和视觉干扰。如果工作压力较大,可通过调整工作方法、合理分配任务等方式进行缓解,尽量避免将工作压力带回家中,影响睡眠。

(五)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需要谨慎使用。药物治疗的优点是见效快,能迅速改善失眠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睡眠节律;缺点是可能存在药物依赖、不良反应等问题。长期使用某些失眠药物,患者可能会对药物产生耐受性,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一旦停药,还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导致失眠反弹。

中老年失眠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应关注失眠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给予中老年人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共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