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4
 414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些老人逐渐变得“老糊涂”,不仅记性变差,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其实,这很可能不是简单的衰老表现,而是失智症在作祟。失智症(Dementia),这个听起来陌生却又日益常见的疾病,正悄然威胁着众多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失智症,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
认识失智症:不止是“老糊涂”
失智症是一组因大脑神经细胞退化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绝不是正常的老化现象。它的核心特征十分明显:进行性认知衰退,记忆力、判断力、语言能力、空间认知等功能逐渐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无法独立完成购物、做饭、社交等日常活动。
常见的失智症类型有阿尔茨海默病(AD),占比60%-80%,首发症状通常是记忆丧失;血管性失智症(VD),由脑中风、慢性脑血管病变引发;混合型失智症,同时存在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病变特征 。
正常老化与失智症有明显区别。正常老化可能只是偶尔忘事,比如一时想不起人名,但不影响独立生活;而失智症患者会反复忘记重要事项,像忘记回家路线、不认识家人,还伴随着功能衰退。
失智症高危人群
年龄≥65岁的老人,风险随年龄每10年增加1倍;
有失智症家族史的人;
患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等的患者;
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像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睡眠障碍的人;
有头部创伤史、重度抑郁、听力/视力严重减退、营养不良的人。
十大预警信号:识别早期干预时机
当老人出现以下症状且持续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记忆衰退+至少1项其他功能障碍 ):
1. 记忆障碍:反复询问同一问题,忘记近期重要事件,比如刚吃过饭却说没吃。
2. 日常能力下降:无法完成熟悉的家务,如不会用微波炉、穿反衣服。
3. 语言障碍:说话词不达意,甚至无法说出常见物品名称,比如称“手表”为“看时间的东西”。
4. 时空定向障碍:在熟悉的街道迷路,分不清昼夜或季节。
5. 判断力下降:随意给陌生人钱财,忽视个人卫生,如不洗澡、不换衣。
6. 抽象思维困难:无法理解数字含义,不会算账、看不懂水电费单。
7. 物品放置异常:将物品放在不合逻辑的地方,比如把袜子放进冰箱。
8. 情绪行为改变:突然变得多疑、焦虑、淡漠或暴躁。
9. 性格显著变化:与原本性格反差极大,比如外向者变得孤僻。
10. 主动性丧失:对兴趣活动失去动力,终日发呆或卧床。
科学预防:从生活细节守护大脑健康
(一)构建“大脑保护网”的五大支柱
1. 均衡饮食,吃对护脑:
推荐选择深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莓类水果,如蓝莓、草莓,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全谷物,像燕麦、糙米,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能提供Omega-3脂肪酸和B族维生素;
坚果,如核桃、杏仁,豆类,是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来源。减少摄入高糖饮料、加工肉类、反式脂肪,如油炸食品、糕点。
2. 规律运动,激活大脑活力:
每周建议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太极拳,外加2次力量训练,如举哑铃、深蹲。运动可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分泌,延缓神经细胞退化。
3. 脑力锻炼,给大脑“做体操”:
日常进行填字游戏、拼图、学习新技能,如乐器、外语等训练。关键在于选择需要主动思考的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比如看电视就起不到锻炼大脑的作用。
4. 社交互动,减少认知孤立:
每周至少参与2次社交活动,如与亲友聚餐、参加社区课程、志愿活动等。研究表明,孤独感会使失智症风险增加26%。
5. 疾病管理,控制基础健康问题:
每年体检重点关注血压(<140/90 mmHg)、血糖(空腹<6.1 mmol/L)、血脂(LDL-C<3.4 mmol/L) 。遵医嘱治疗慢性病,避免脑损伤风险,比如严格控制糖尿病以预防小血管病变。
(二)生活细节建议
戒烟限酒,吸烟会使失智症风险增加50%,酒精建议男性每日≤25g酒精,女性≤15g;
保护听力,及时佩戴助听器,严重听力损失者失智风险增加2倍;
规律作息,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睡眠不足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堆积,增加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失智症的应对:早发现·早干预·早支持
1.及时就医检查:
若怀疑失智症,需至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如MMSE量表、MoCA量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MRI、PET-CT;血液检测,排除维生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逆因素。
2. 综合管理方案: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尚无治愈药物,常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改善认知症状,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非药物干预包括认知训练,针对记忆、语言等功能的个性化训练;音乐疗法/艺术疗法,缓解焦虑情绪,唤醒情感记忆;
家庭照护,定规律作息表。环境中设置清晰标识,如大字时钟、方位指示牌。同时,照护者也需要支持,加入照护者互助小组,寻求社区资源,如日间照料中心,避免照护疲劳。
爱与理解比“治愈”更重要
失智症不是“老糊涂”,而是需要科学干预的疾病;它不意味着患者“无用”,他们仍有情感需求和独特价值;照护的核心是用耐心和包容陪伴,注重维持患者的尊严与生活质量。
预防失智症永远不嫌早,从今天起,和家人一起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大脑储备“认知资本”。让我们用科学和爱,守护每一段珍贵的记忆,不让时光轻易偷走我们和家人的美好回忆。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分享到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