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银香  单位:湘雅博爱康复医院 成康治疗部  发布时间:2025-08-01
1088

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因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阻塞静脉血管而引发的静脉回流障碍疾病,物理因子治疗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和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借助各种物理手段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液淤积,进而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而在康复阶段,物理因子治疗还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加速患者恢复。所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物理因子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和康复中的作用吧!

一、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的一种病理状态,深静脉血栓经常发生在腿部,也可能会发生在上肢部位或盆腔部位。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受多重因素影响,如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膜损伤等。如果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入肺部,可能会引起肺栓塞,肺栓塞也是深静脉血栓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大家应当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解,并加强预防。

二、物理因子治疗在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

物理因子治疗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

1.间歇性气压治疗:该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向肢体远端到近端的气囊充气和放气,对肌肉收缩和舒张进行模拟,进而对肌肉和血管进行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避免患者下肢血液淤积,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该治疗方法适合应用于存在药物血栓预防禁忌证的患者,以及长期卧床、手术后恢复或久坐的人群。

2.梯度压力袜:通过穿着梯度压力袜,能够从脚踝开始逐渐降低压力,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减少血液在下肢所停留的时间,从而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梯度压力袜适合应用于需要长时间站立或经常坐飞机、火车的人群。

3.电刺激治疗:该治疗方法主要通过电脉冲引起肌肉收缩,促进血液流动,减少血液淤积,还可以降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增加纤维蛋白溶解,进而起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作用。

三、物理因子治疗在深静脉血栓康复中的作用

1.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康复

在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物理因子治疗发挥着有效的康复作用。

(1)体位治疗:体位治疗是深静脉血栓急性期的重要治疗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正确摆放体位的方式避免患者出现血栓脱落的情况,并缓解患者深静脉血栓的症状。体位治疗主要以抬高患肢、避免活动等措施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患者患肢水肿、疼痛等症状。同时,体位治疗还可以预防血栓脱落所引起的肺栓塞并发症,以免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患者可以通过服用抗凝药物的方式避免血栓进一步扩大,也可以使血栓自然溶解。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为华法林、肝素等,这些药物可以对凝血因子的合成产生作用,进而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促进血栓溶解,使患者更好地度过急性期。

2.深静脉血栓慢性期的康复

(1)超短波(无热量)治疗:该疗法需排除相关禁忌症后使用,主要作用:消炎、止痛、促进侧枝循环等。

(2)压力治疗:在深静脉血栓慢性期康复中,压力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促进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血液淤积,从而避免血栓加重。而压力治疗的常用方法为梯度压力袜治疗等。

(3)热疗:该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提高患者局部组织温度的方式促进血管扩张,使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进而缓解患者因为深静脉血栓而引起的疼痛感和不适感。在热疗期间,患者需要对温度、时间等进行控制,以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对患者的皮肤组织造成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在深静脉血栓慢性期康复期间,物理因子治疗常常会与其他康复治疗方法相结合,如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进而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全面支持与帮助,强化整体康复效果。

总之,在深静脉血栓预防和康复中,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的应用具有显著作用,不但可以借助间歇性气压治疗、梯度压力袜、电刺激治疗等方式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还可以利用体位治疗、超短波治疗、压力治疗、热疗等方式加速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