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你也许见过一个人突然无缘无故地倒地,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嘴里发出含混不清的像羊叫的声音,民间有时把它叫做“羊角疯”。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癫痫。
癫痫的病因多种多样,新生儿的癫痫常常与缺氧、头颅产伤、遗传有关。成年人及老年人一般与脑部感染、外伤、肿瘤和脑血管意外(例如中风)有关。如果偶然发生过一次,在将诱发因素去除后通常不会再犯,但如果已经发生过两次以上,则一般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开始抗癫痫治疗。不过对于普通人来说,识别癫痫的表现以及知道如何处理则更为重要。
最常见的癫痫是“全面强直-阵挛型发作”,又称作“大发作”,病人通常会突然意识丧失,随后四肢及胸背部的肌肉开始变得僵硬,大约半分钟到一分钟后,肌肉开始抽搐,口中可能会出现泡沫状液体,一般1~2分钟后抽搐停止,患者进入无意识状态,数分钟后患者会迷迷糊糊地醒来,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本人通常并不清楚自己发作的情况,整个过程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5分钟。
由于发作时间很短,所以如果您身边的人有癫痫发作,请保持冷静,做到“三要三不要”。
“三要”
1.要保障病人的安全:迅速移开患者周围的尖锐物体,如桌椅等,如果患者佩戴眼镜,有条件的话应当将其取下,将患者的头抬起,用柔软的衣物垫在其头下,防止撞击地面受伤。
2.要留意病人的表现:在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后,可以拿出手机将病人的发作情况录制下来,以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发作类型,同时也能通过视频推算病人症状的持续时间。
3.要等待病人的苏醒:等到病人抽搐停止以后,将病人摆放到复苏体位(见下图),这样有利于防止病人口腔分泌物堵塞呼吸道,防止病人窒息。之后应陪伴病人直至其苏醒。
“三不要”
1.不要往病人嘴里塞东西:虽然有些病人可能会出现舌咬伤,但很少有病人会因舌出血而导致窒息,反而是强行塞入异物更容易导致患者牙齿受损,甚至窒息死亡。
2.不要强行按压病人身体:病人抽搐期间,强行按压身体很容易导致关节脱臼甚至骨折,按压不能缩短病人抽搐的时间,除非发生心跳骤停,否则也无需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按压。
3.不要喂食药品或食物:在病人意识尚不清醒时,不要挤压“人中”,也不要喂食任何药品或食物,避免呛咳或窒息。
如果存在以下情况,请立即拨打“120”或者带病人就医。
1.这是病人首次发生癫痫,或病人是孕产妇。
2.抽搐、肌肉强直超过5分钟仍未停止。
3.发作停止后,病人意识长时间没有恢复。
癫痫是一种慢性病,规范的院外管理和家庭支持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作为癫痫患者或者患者家属,您应该让病人认识到用药管理是癫痫康复的基石。要做到以下三点:
1.规律服药:不随意增减、停用药物。
2.定期复诊:早期通常每1个月复查一次,目的是评估药物治疗效果,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注意相互作用:在需要吃其他药物之前,应与您的医生沟通,以避免药品相互作用。
在生活方面,应当注意避免癫痫的诱因,以及防止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注意:
1.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少熬夜。
2.戒烟限酒: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可能会干扰药物的作用,增加副作用。但戒酒也要循序渐进,突然戒酒也可能会导致癫痫发作。
3.避免刺激:强光闪烁是导致癫痫发作的重要诱因,尤其是电子屏幕上的刺激画面,应当避免。
4.适度运动:在病情稳定控制的情况下,应当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但不要单独从事较危险的活动(如游泳、攀岩、独自骑自行车等)。
5.安全防护:在家中浴室可以安装防滑垫,为家具边角增加胶垫防护,出门时随身携带标明了病情和紧急联系人的“急救卡”。
癫痫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并非不可战胜的疾病,只要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超过70%的患者都能达到良好的控制,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关键在于做到早期识别、科学救治、用理解和爱为癫痫患者和家庭撑起一片晴空。
参考文献:
[1]谭绮丽.生死一线间:揭秘癫痫发作时的黄金急救法则[N].医药养生保健报,2024-12-28(006).
[2]李素君.癫痫发作,如何急救?[J].家庭生活指南,2024,40(11):118-119.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