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晓丹  单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5
251

在健身房挥洒汗水、参加马拉松挑战极限、突然尝试高强度体能训练……这些健康积极的运动方式近年来备受推崇。然而,当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尿液颜色深如浓茶时,可能正在经历一场被称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健康危机。这种疾病看似遥远,实则可能因一次不当剧烈运动突然发生。

一、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人体肌肉分为平滑肌、心肌和横纹肌,横纹肌。横纹肌溶解主要指骨骼肌溶解。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负责运动是身体的发动机。正常情况下,横纹肌细胞完整,内容物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被锁在细胞内。当横纹肌受损(如剧烈运动)时,细胞膜破坏,内容物释放入血,称为横纹肌溶解。若浓度超标引发症状,构成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常伴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异常及代谢紊乱。

二、剧烈运动:并非健康的必然勋章

诱发运动性横纹肌溶解最常见的原因:

1.肌肉过载:运动强度骤升使肌肉承受超负荷机械牵拉和能量消耗,导致肌纤维不堪重负、细胞膜破裂,如同过度拉伸橡皮筋断裂。

2.能量耗竭与代谢紊乱:肌肉细胞大量消耗ATP导致离子泵失效,钙离子浓度飙升,激活破坏性酶,加速肌细胞溶解。

3.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二次打击”:高强度运动时局部肌肉可能暂时缺血;停止后血流恢复带来炎症因子和自由基,造成再灌注损伤,加剧肌肉坏死。

4.热损伤叠加:高温高湿中剧烈运动致散热困难、体温飙升,高热损伤细胞膜和蛋白质,协同机械损伤与代谢紊乱,大幅增加肌肉溶解风险。

三、识别危险信号:你的身体在呼救

早期表现常被误认为普通的剧烈运动后酸痛,但其严重程度和伴随症状远超寻常,警惕运动后“三联征”:

1.肌肉疼痛:剧烈持续的疼痛和压痛,远超预期,休息数日无缓解,肿胀变硬、触碰剧痛,常见于大腿、小腿和下背部。

2.酱油色尿(可乐尿)——关键警示:肌红蛋白排泄使尿液呈浓茶色、酱油色或可乐色,这是特征信号,不可忽视。

3.全身乏力:极度虚弱疲倦,严重时无法站立抬手。

除了以上三联征,还可能伴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肾脏受损时尿量减少,提示肾功能恶化。

四、诊断与治疗:与时间赛跑

一旦怀疑横纹肌溶解,立即就医至关重要。诊断主要依靠:

1.血液检查:金标准指标是肌酸激酶(CK)。CK水平在运动后12小时内开始升高,1-3天达到峰值。CK值>1000U/L可确诊,严重者可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U/L。其他指标包括肌红蛋白、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电解质(钾、钙、磷)。

2.尿液检查:尿液中检测到肌红蛋白,颜色呈酱油色或血性。

治疗的核心目标是:保护肾脏、纠正内环境紊乱、防止严重并发症:

1.快速大量静脉补液:稀释毒素,冲刷肾小管,预防急性肾损伤。

2.碱化尿液:加入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肌红蛋白在肾小管形成管型,保护肾功能。

3.监测纠正电解质紊乱:尤其高钾血症,预防心脏骤停。

4.肾脏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血液滤过,用于严重肾衰竭和电解质紊乱失控。

5.休息支持治疗:患者充分休息,修复受损肌肉。

五、守护健康的终极铠甲:科学运动的智慧

1.循序渐进是黄金法则:务必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缓慢、稳定地增加运动量和强度。切忌心血来潮突然进行远超出自身能力的剧烈运动。

2.充分热身与整理运动:运动前进行10-15分钟动态热身(如慢跑、关节活动、动态拉伸),提高肌肉温度和弹性。运动后进行静态拉伸,促进恢复。

3.水分补充至关重要:足量补充水分或电解质饮料,观察尿液颜色(应接近淡黄色)是判断补水是否充足的简易方法。

4.警惕环境因素:高温高湿天气不宜剧烈运动。

5.倾听身体的声音:运动中出现不适症状,务必立即停止!摒弃“逞强”心态。

6.避免叠加风险因素:感冒等身体不适时避免剧烈运动,饮酒或使用某些兴奋剂会显著增加风险。

横纹肌溶解症虽不常见,但其后果可能极其严重。它像一个无声的警示,提醒我们运动这把双刃剑:挥洒汗水追求健康,但若违背科学规律,身体终将发出代价沉重的警告。每一次迈开脚步前,请记住:真正的力量,源于懂得何时开始,更明白何时停下。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