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岳娅姗  单位: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321

在儿科门诊中,多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已成为常见病症,许多家长因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而焦虑不已。西医治疗往往以药物为主,而中医凭借其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为多动症儿童带来了绿色、温和的干预方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探索那些行之有效的中医小妙招,帮助多动症儿童在成长路上稳步前行。追根溯源:中医眼中的多动症病因病机中医虽无 “多动症” 之名,但根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归属于“躁动”、“失聪”、“健忘”等范畴。从中医理论来看,多动症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1. 肝风内动中医认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儿童生机蓬勃,肝常有余,若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引动肝风,就会出现肢体多动、冲动任性等症状,如同风摇树枝般难以安定。

2. 心脾两虚心主神明,脾主运化。若孩子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导致心脾虚弱。心血不足,不能濡养心神,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脾气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无法滋养全身,会表现出肢体乏力,同时也影响到孩子的精神状态。

3. 肾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髓聚于脑则为脑髓。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若肾精亏虚,脑髓失养,就会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学习困难、多动不安等情况,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

推拿按摩: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推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中极具特色的一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从而改善多动症症状。

1. 清心经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中指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每次100-200次。此手法具有清心泻火、安神宁心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孩子心烦、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2. 补脾经脾经在拇指桡侧缘,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操作时,家长用拇指指腹从孩子拇指指尖推向指根,每次100-200次。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改善孩子因心脾两虚导致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

3. 按揉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百会穴,每次1-2分钟。百会穴为诸阳之会,按揉此穴可开窍醒脑、升阳固脱,对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一定帮助。

药膳食疗:药食同源,滋养身心中医强调 “药食同源”,合理的饮食搭配不仅能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还能辅助改善多动症症状。

1. 莲子百合粥取莲子20克、百合2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去心,与百合、大米一同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莲子具有养心安神、益肾涩精的功效,百合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此粥适合心脾两虚型多动症儿童食用,可帮助孩子宁心安神,改善睡眠和注意力。

2. 黑豆核桃粥准备黑豆30克、核桃20克、小米100克。黑豆提前浸泡数小时,与核桃、小米一起煮粥。黑豆入肾经,能补肾益精;核桃可补肾固精、润肠通便、健脑益智。此粥对于肾精亏虚型多动症儿童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智力和体力。

3. 菊花枸杞茶取菊花5克、枸杞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菊花能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枸杞可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对于肝风内动型多动症儿童,饮用此茶可缓解烦躁易怒、多动等症状。不过要注意,儿童饮用时应适量,且不宜长期大量饮用。

情志调节:身心同治,以情胜情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指责和批评孩子,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同时,可以引导孩子参与一些静心的活动,如书法、绘画、下棋等,让孩子在专注中培养耐心和定力。此外,根据中医 “以情胜情” 的理论,对于情绪容易激动的孩子,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其产生喜悦之情,以制约过亢的愤怒情绪,调节脏腑功能,改善多动症状。

结语中医小妙招通过多种方式,从整体出发,调节多动症儿童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无论是推拿按摩、药膳食疗,还是情志调节,都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身心同治”的理念。这些方法绿色安全、简单易行,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孩子多动症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结合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治疗。相信在中医的助力下,多动症儿童定能在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