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丹  单位:广安市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13
390

失眠像一块压在胸口的石头,翻来覆去数羊、刷手机到凌晨,第二天头晕脑胀……你是否也在经历这样的困扰?数据显示,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而长期失眠会加速衰老、降低免疫力,甚至诱发焦虑和慢性病。

中医认为,“失眠不是病,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通过调节气血、平衡脏腑功能,能从根源改善睡眠。以下结合中医理论和实用技巧,教你用“自然疗法”找回好睡眠!

失眠的“中医密码”:你的身体哪里失衡了

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中医将失眠称为“不寐”,根源在于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具体分为4种常见类型,对症调理才能事半功倍:

1.“累到睡不着”型(心脾两虚)。表现:多梦易醒、记性差、脸色苍白、容易累。关键词:过度劳累、思虑过多,气血不足。

2.“暴躁睡不着”型(肝火扰心)。表现:心烦易怒、口苦口干、头痛头晕。关键词:压力大、熬夜、爱生气,肝火旺。

3.“燥热睡不着”型(阴虚火旺)。表现:手脚心热、盗汗、腰酸耳鸣。关键词:长期熬夜、更年期,体内“虚火”旺。

4.“沉重睡不着”型(痰热内扰)。表现:胸闷腹胀、头脑昏沉、舌苔厚腻。关键词:饮食油腻、久坐不动,痰湿堵住身体。

中医“助眠工具箱”:5招在家就能做

1.穴位按摩:随身携带的“安眠按钮”。睡前花10分钟按压这些穴位,轻松疏通经络:神门穴(手腕横纹内侧凹陷处):宁心安神,缓解焦虑。安眠穴(耳垂后方凹陷处下一指宽):专治失眠多梦。三阴交(内踝尖上4横指):调理肝脾肾,改善更年期失眠。手法:用拇指按压穴位,顺时针揉按3分钟,有酸胀感即可。

2.食疗方:吃出来的“睡眠力”。桂圆红枣莲子汤(心脾两虚):桂圆10颗+红枣5颗+莲子20克,煮水喝,补气血、养心神。酸枣仁百合茶(肝火旺/阴虚):炒酸枣仁15克+百合10克,小火煮20分钟,睡前1小时饮用。禁忌:咖啡、浓茶、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下午以后尽量少吃。

3.中药足浴:20分钟引火下行。睡前用艾叶+夜交藤+合欢皮各15克煮水泡脚,水位没过脚踝,水温40℃左右,泡至微微出汗。原理:脚底有六大经络起点,药效通过皮肤吸收,帮助“虚火”下降,缓解心烦失眠。

4.导引术:古法运动调气血。睡前静坐:双腿盘坐,闭眼深呼吸,想象气息从头顶到脚底循环,放松全身。“还阳卧”姿势:平躺,双脚掌相对,膝盖向两侧打开,双手放在腹部,保持10分钟,疏通肝经。

5.耳穴压豆:小豆子的大作用。用王不留行籽贴在耳朵的神门、心、皮质下等反射区,每天按压3次,每次1分钟,持续一周。科学依据:耳穴与大脑皮层关联,通过刺激调节神经功能。

避坑指南:这些误区加重失眠

误区1:“喝酒助眠”→酒精破坏睡眠周期,导致浅睡眠增多。误区2:“白天补觉”→打乱生物钟,形成恶性循环。误区3:“疯狂运动”→睡前剧烈运动升高体温,反而更难入睡。小提示:晚上9~11点(亥时)是黄金入睡期,此时三焦经当令,静卧可养百脉。

睡眠是身体的“充电站”,中医改善失眠的核心是“调和”——让身体回归阴阳平衡的状态。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贵在坚持。如果长期失眠伴随心悸、头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今晚就开始试试吧!关掉手机,揉揉穴位,喝一杯安神茶,让中医智慧带你进入深度好眠。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