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采枚  单位: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5-23
17

脑卒中,这个突如其来的“脑部风暴”,以出血或缺血的形式,悄然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健康。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脑细胞的不可逆转损伤。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急救护理中,我们面临着出血与缺血两大挑战。出血性脑卒中如猛虎下山,来势汹汹;缺血性脑卒中则如暗流涌动,悄无声息。如何在这场生死较量中,迅速识别、准确施救,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生死时速:脑卒中急救的紧迫性

脑卒中,这一突发的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每一类都对急救护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阻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血液涌入脑组织。这两种情况都需要争分夺秒的急救护理,因为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神经元死亡,增加患者的残疾和死亡风险。

在脑卒中急救现场,快速识别症状是关键。使用BEFAST原则(平衡失调、视觉障碍、面部肌肉麻痹、肢体无力、言语困难)可以快速判断脑卒中的可能性。一旦发现疑似脑卒中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平卧,头部稍微抬高,以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误吸。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患者,除非他们处于危险环境,且搬动时需轻柔稳定,避免加重脑损伤。

到达医院后,脑卒中急救护理进入关键阶段。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间就是大脑,早期的溶栓和取栓治疗可以显著减少缺血损伤。而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需要迅速评估出血量和出血位置,决定是采取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

二、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挑战与应对

出血性脑卒中由于其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给急救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的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且病情变化迅速,随时可能出现再出血、脑疝等致命并发症。

在护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首要任务是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这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及神志、瞳孔变化等神经系统体征。对于血压异常升高的患者,需谨慎降压,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而加重病情。

同时,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卧床不起等原因,导致咳嗽、咳痰能力减弱,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或坠积性肺炎。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这要求护理人员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及时吸痰。必要时,可进行雾化治疗以稀释痰液。

此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还面临着再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在急性期(72小时内)。护理人员需严格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预防再出血的措施包括控制血压、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等。

在营养支持方面,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而无法进食,此时需通过鼻饲管或静脉营养补充能量。护理人员需确保鼻饲管的通畅和固定,避免误吸和感染的发生。

三、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挑战与策略

缺血性脑卒中虽然不如出血性脑卒中那样来势汹汹,但其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样不容忽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往往伴有肢体无力、言语障碍、面部歪斜等症状,且病情可能逐渐加重。

在护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时,同样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对于血压异常的患者,需遵医嘱调整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因偏瘫、肢体无力等原因而长期卧床,这增加了压疮、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护理人员需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使用气垫床或软垫减轻局部压迫,预防压疮的发生。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期排尿,预防尿路感染。对于肢体偏瘫的患者,还需进行肢体被动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脑卒中急救护理,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也是一次对生命尊严的守护。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出血与缺血性脑卒中护理挑战的艰巨性。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掌握科学的急救知识,就能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为生命赢得宝贵的每一秒。愿我们都能成为守护生命健康的使者,让爱与希望照亮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之路。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