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秋  单位:营山县老林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10-21
307

成像技术应用在临床影像科中,是医生获取患者体内器官、组织等信息的手段。各种成像检查技术获得的影像报告由成百上千的黑白图像构成,医生需要根据影像学报告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通过影像报告可以得知患者的较多信息,观察时需要对其中某些描述保持高度警惕。

成像技术的作用

检查技术已经成为诊疗的关键内容,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中,技术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可以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在规范的技术操作下,获得患者体内的信息,成为上消化道、肝胆胰、结直肠、泌尿、乳腺/骨肌、头颈等部位疾病检查的手段。根据患者主诉,医生确定患者病灶的大致位置,安排检查技术进行检查。

当下成像技术的水平提高,即便微小的病灶也可以呈现出来。医生选定检查技术后,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并获得患者的影像学报告,观察患者的病灶,获得病灶形态、信号、密度、强化特点等信息,在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成像技术的出现,为临床检查增添新的手段,可以更好地获得患者资料,在不伤害患者的情况下进行诊断,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接受度。

影像报告的解读

检查项目从开始一直到解读报告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每个步骤均非常重要,关系到检查是否可以准确评估患者的机体状况。医生按照技术操作要求,使用检查仪器并在规范操作下,获得患者体内的影像学资料。在获得影像学资料后,会正式进入到阅片环节,解读影像学报告的内容。阅片先由低年资医生进行,获得影像学资料后,整理其中的信息并做出初步分析,确定病灶位置,获得病灶大小、密度、形态与信号等信息。根据影像学报告中的内容,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关联,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做出对患者的初步诊断结论。低年资医生将自己的诊断结果提交高年资医生,由高年资医生进行确认。

高年资医生获得影像学报告以及低年资医生提供的诊断结论,先审阅影像学报告并从中确定患者病灶位置、大小、密度、信号、形态与是否存在回声等信息。高年资医生还会将低年资医生的诊断结果作为辅助资料,给出自己的诊断意见。2名以上的高年资医生对一名患者影像学报告进行观察,结合影像内容确定病灶位置、形态、大小、密度等信息后进行研讨,最后给出最终的诊断。

需要警惕的描述内容

体检项目中涉及影像科,其中的检查技术通过仪器进行扫描,获得患者机体的影像资料并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对成像技术形成的影像报告,因检查部位不同,所以画面以及描述字样有所不同,但其中有相对常见的词语,比如:“强化不明显”“边界清晰”“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均匀”,边界、强化等是影像学检查中的常规事项,医生会根据相关信息做出判断。对于以上提及的词语,一般表明患者身体没有出现病变,部分出现相关词语的患者,有患上良性肿瘤的可能。通过影像学报告中的词语,可以发现患者机体的异常,因此要特别注意其中“肿块”或“占位”等需要警惕的词语。“肿块”“占位”等词语一般提示可能存在肿瘤。

在影像学报告中,若出现“异常强化”尤其是“不均匀强化”,则检查对象也有可能患上肿瘤类恶性疾病。对报告中有相关词语的患者,需要安排更深入的检查,获取患者的机体信息,排查患者是否患有肿瘤。再比如“肿大淋巴结”,是指受检者淋巴结变大且明显超过正常范围,此类患者有患上肿瘤以及炎症的可能性,需要为患者安排进一步的检查,由此做出确切的诊断结论。

成像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检查中的重要手段,可以获得患者机体的信息,用以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医生获得影像学报告后,会按照流程进行解读,若其中有“肿块”“占位”“异常强化”“肿大淋巴结”等词语则需要警惕,此类患者极有可能患有恶性疾病。结合影像学报告,通过其中的部分词语,发现患者存在的风险,可以及早进行干预。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