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韦俊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4132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比较常见的急腹症,腹痛以及腹腔积液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体征。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若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诱发较多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现今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方法较多,包含药物、血液透析、手术等,均可在控制患者病情、减轻症状体征等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但不管是使用哪种治疗方案,均需使用较多管道,辅助患者清除体内积液,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但管道留置也存在一定不良影响,可使外界病原体微生物更容易侵入人体,诱发继发性感染,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故做好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尤其是管道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基础护理

营造舒适、干净、卫生的环境,严格按照要求让清洁人员进行病房内清洁与消毒杀菌。考虑到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免疫功能较差,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发对象,所以必须加强消毒杀菌,如使用含氯消毒液清洁地面与物体表面的同时,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杀菌,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基于患者实际状态,合理调整病房内温度的同时,每日早晚分别开窗通风1次,保证病房内的空气始终清洁新鲜。辅助患者采取适宜、准确的体位,以半卧位为主,在不影响患者疾病治疗的基础上,每2h帮助患者更换体位1次,及时按摩患者的受压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定时帮助患者清洁身体,保证患者的口腔、各个穿刺口、各个创口干净清洁,预防各种感染发生。若患者有需求,基于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持续性胃肠减压治疗,在胃肠功能恢复正常之前为患者提供胃肠外营养治疗,通过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将营养液输注到患者体内,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多项生命体征。在患者病情逐步稳定、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后,让患者尝试进食全流质食物,首次少量、温热、单一进食,在患者逐步适应后,逐步增加患者的食物种类。若患者属于胆源性急性重症胰腺炎,则提供低脂饮食。

气管插管护理

部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通气功能受到影响,所以需要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成功实施气管插管后,需听诊两肺呼吸音,明确是否存在对称状态,还需适当调整患者的气管插管位置,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工作,护士每次交接班前后,均需对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是否存在管道松动现象,还需做好相应的记录,明确患者的呼吸道是否处于通畅状态,及时发现痰液等分泌物,第一时间评价痰液性质、含量,及时帮助患者将痰液全部清除。痰液清理方法如下:通过气管插管置入吸痰管,基于实际情况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在吸痰前后的1~2分钟提供高浓度氧吸入,吸氧动作必须轻柔迅速,吸痰吸氧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脉搏等多项生命体征,避免刺激患者诱发剧烈咳嗽。严格控制吸痰时间,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内,严格落实无菌操作。若无菌操作期间出现血压下降以及心率减缓等多项症状,应立刻停止吸痰操作,及时连接呼吸机,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在病情稳定后将呼吸机撤掉,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每4小时进行气囊放气1次,放气前后均需全面观察气囊情况,分析是否有分泌物存在,一旦发现分泌物,第一时间进行清理,每次均需进行3~5分钟放气操作,每次放气完毕后均需重新充气至压力为10~20mmHg。

腹腔引流管护理

严格消毒患者的腹腔引流管,密切观察导管穿刺口周围皮肤情况,分析患者是否存在腹痛症状。详细记录患者的引流管位置,分析引流管是否存在松动现象,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密切记录引流液含量、颜色以及性质等。正常情况下,患者的早期引流液属于淡血性引流液,每天引流量应在100ml左右,随着引流时间的延长,引流液颜色逐步变淡,引流液含量逐步减少,持续引流15~20天后患者的引流液颜色逐步变换为淡黄色,引流液减少到每天只有10ml左右,此时可尝试拔除腹腔引流管。若引流液异常,及时上报并处理。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大多使用导管,如气管插管以及腹腔引流管,做好管道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