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当孩子突然四肢抽搐、双眼上翻、意识丧失,很可能是高热惊厥发作。这是6个月至5岁儿童常见急症,多在体温骤升时出现。在惊厥发作的“黄金3分钟”里,家长的正确急救极为关键,不仅能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更直接影响孩子的预后。
认识高热惊厥
(一)发病原因
儿童高热惊厥的发生主要与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有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神经细胞的分化尚不健全,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兴奋和抑制系统的平衡不稳定。当体温骤升时,大脑神经细胞容易发生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此外,遗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热惊厥的发生,如果家族中有高热惊厥病史,孩子发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二)症状表现
高热惊厥发作时,孩子通常会突然意识丧失,双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面部和四肢肌肉会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抽搐时间一般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多数不超过5分钟。发作过后,孩子可能会进入昏睡状态,醒来后对发作过程大多没有记忆。
“黄金3分钟”急救护理步骤
第一步:保持冷静,确保孩子安全
当发现孩子出现高热惊厥时,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过度惊慌不仅无法有效帮助孩子,还可能因为手忙脚乱而做出错误的处理。迅速将孩子放置在平坦、安全的地方,移开周围尖锐、坚硬的物品,防止孩子在抽搐过程中受伤。把孩子的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如果孩子穿着过紧的衣物,要及时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第二步:记录发作情况
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同时,家长要尽量冷静地观察并记录孩子惊厥发作的情况。记录抽搐开始的时间、持续的时间、抽搐的形式(是全身抽搐还是局部抽搐)、孩子的意识状态以及是否有大小便失禁等。这些详细的信息对于医生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比如,抽搐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孩子大脑损伤的风险,不同的抽搐形式也可能提示不同的病因,准确的记录能够帮助医生更快地做出判断。
第三步:不要强行制止抽搐
很多家长在孩子惊厥发作时,会因为心疼而本能地想要强行制止孩子的抽搐动作,如用力按压孩子的四肢。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不仅无法有效制止抽搐,还可能导致孩子骨折或肌肉拉伤。高热惊厥是大脑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引起的,抽搐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一般情况下,抽搐会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家长只需在旁边守护,等待抽搐自然结束。
第四步:物理降温
在孩子惊厥发作期间或发作结束后,家长可以开始进行物理降温。用温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热量,帮助降低体温。也可以使用退热贴贴在孩子的额头,起到辅助降温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孩子的身体,因为酒精可能会通过皮肤吸收,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还可能引起酒精中毒。
第五步:及时就医
即使孩子的惊厥在短时间内停止,家长也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因为高热惊厥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表现,如脑炎、脑膜炎等。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脑电图、头颅CT等)来明确病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在前往医院的途中,要继续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保持孩子的呼吸道通畅。
预防高热惊厥的措施
(一)积极预防感染
感染是引起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而发热又是高热惊厥的直接诱因。因此,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培养孩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时。保持孩子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在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以给孩子佩戴口罩。
(二)合理饮食与运动
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对于增强免疫力至关重要。孩子的饮食应多样化,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避免孩子挑食、偏食。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孩子过度疲劳。
(三)按时接种疫苗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孩子接种各种疫苗,可以降低孩子感染某些疾病的风险,从而减少因感染引起发热进而导致高热惊厥的可能性。
(四)关注孩子体温变化
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体温变化,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期间。当孩子体温超过38℃时,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如使用退热药。但要注意,不要自行给孩子滥用退热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
常见误区及纠正
误区一:惊厥发作时往孩子嘴里塞东西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惊厥发作时会咬伤舌头,于是会往孩子嘴里塞筷子、勺子等物品。这是非常错误且危险的做法。在惊厥发作时,孩子的牙关紧闭,强行往嘴里塞东西可能会导致孩子牙齿损伤、口腔黏膜破损,甚至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正确做法为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即可,无需往嘴里塞任何东西。
误区二:惊厥停止后就认为没事了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惊厥停止后就万事大吉了,不需要再去医院。然而,高热惊厥可能只是某些潜在疾病的一个症状,如果不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可能会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无论惊厥持续时间长短,发作结束后都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排除其他严重疾病。
误区三:给孩子捂汗退热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热时捂出汗就能退热,于是给孩子穿得很厚、盖很多被子。这种做法不仅无法有效退热,还可能导致孩子体温进一步升高,加重病情,甚至引发高热惊厥。此时应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帮助孩子降低体温,同时要注意给孩子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利于散热。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