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湛毅  单位:湖南省怀化沅陵南方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454

在生活的日常轨迹中,车祸、摔伤等意外总可能突然闯入,而骨折作为常见的伤害后果,严重影响健康与生活质量。了解车祸、摔伤后哪些部位最易骨折,掌握预防和识别方法,是守护自身与家人健康的关键。

一、车祸、摔伤后高发骨折部位详解

(一)上肢骨折

手腕:摔倒时,人体出于本能会用手撑地,手腕首当其冲承受冲击力。桡骨远端是手腕骨折的 “重灾区”,此处骨质相对脆弱,一旦受力过大,极易发生骨折。受伤后,手腕会迅速肿胀、疼痛难忍,连轻微活动都变得困难,严重时外观会出现典型的 “餐叉样” 或 “枪刺样” 畸形。

肘部:同样是手部撑地的摔倒姿势,力量沿着手臂向上传导,可能引发肘部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群体中较为常见,由于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此处更容易在受力时发生断裂。受伤后,肘部肿胀明显,肘关节屈伸等活动几乎无法完成,有时还能感受到骨头摩擦产生的特殊声音或感觉。

(二)下肢骨折

髋部:髋部的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间是骨折高发区,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骨质逐渐疏松,骨骼强度大不如前,哪怕是轻微的滑倒、碰撞,都可能导致髋部骨折。一旦发生,患者会感到髋部剧痛,无法站立和行走,受伤的下肢会出现短缩、外旋畸形。

脚踝:走路时不慎崴脚,或者从高处坠落时足部着地,都可能造成脚踝骨折。踝关节周围分布着众多细小骨头和韧带,骨折后,局部会迅速肿胀,疼痛剧烈,皮下还可能出现大片淤血,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限制。

(三)脊柱骨折

车祸中的猛烈撞击,或是从高处坠落时的强大冲击力,都可能使脊柱承受巨大压力,引发骨折。胸腰椎是脊柱骨折的常见部位,骨折后,患者腰背部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任何轻微的活动都会让疼痛加剧。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神经损伤症状,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

(四)肋骨骨折

在车祸中,胸部受到方向盘撞击,或者摔倒时胸部直接着地,都极易引发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后,患者在呼吸、咳嗽、翻身等简单动作时,胸部都会产生剧烈疼痛,有时还能听到骨折断端相互摩擦发出的声音。更严重的是,骨折的肋骨可能会刺破肺部,导致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二、骨折的预防措施

(一)增强骨骼健康

合理饮食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需保证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牛奶、豆制品和鱼类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和太极拳,有助于增强骨骼和肌肉,减少骨折风险。

(二)注意日常生活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行走时要时刻留意脚下路况,避免在湿滑的地面、高低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上下楼梯时,务必扶好扶手,稳步慢行,切勿匆忙奔跑。驾驶或乘坐车辆时,无论行程长短,都要系好安全带,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从源头上减少车祸发生的可能性。

(三)特殊人群防护

对于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安全改造尤为重要。在浴室、卫生间等容易滑倒的区域铺设防滑垫,安装牢固的扶手,方便老人行动。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工具,帮助他们稳定行走。儿童天性好动,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做好全程监护,提前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意外摔伤。

三、识别骨折的危险信号

如果在车祸或摔伤后,受伤部位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骨折的发生:

剧烈疼痛:疼痛程度远超一般的扭伤、挫伤,且持续不缓解,即使服用普通止痛药也难以减轻。

肿胀畸形:受伤部位迅速肿胀,外观明显变形,与正常肢体形态差异较大,可能出现弯曲、缩短等异常情况。

活动受限:肢体无法正常活动,或者在尝试活动时出现异常的响声、感觉,如骨擦音、骨擦感。

功能障碍:肢体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如手部无法抓握物品、下肢无法站立行走等。

一旦怀疑发生骨折,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随意移动受伤部位,防止骨折断端移位加重损伤。可以利用身边的木板、树枝、书本等物品,对受伤部位进行简易固定,然后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专业治疗。

了解车祸、摔伤后高发的骨折部位,做好科学预防,及时识别危险信号,是我们应对意外、守护健康的有力武器。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安全意识,远离骨折风险,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