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晓  单位:广东省工人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27
5

长期卧床是很多疾病康复过程中躲不开的阶段,但这也给患者带来了新麻烦 —— 深静脉血栓。简单来说,深静脉血栓就是深静脉里的血液凝固成块了。这可不是小问题,它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会威胁生命。下面咱们就来聊聊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长期卧床的病人又该怎么预防,帮助大家安全度过康复期。希望通过这些知识,能让大家更重视预防,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

一、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

1.静脉血流变慢淤积:静脉血流变慢、淤积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人要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像长期卧床,下肢肌肉没办法正常收缩,就好像水管里的水没有动力,流得越来越慢,最后甚至停滞不动。这时候,血液里的红细胞、血小板等成分就容易在静脉内壁聚集起来,先形成小小的血栓,慢慢地就发展成深静脉血栓了。

2.静脉内皮细胞受损:长期卧床的病人,身体压力分布不均匀,这会让静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打个比方,静脉内皮就像水管的内壁,受伤之后变得不光滑了。这样一来,血液里的凝血因子就容易被激活,引发凝血反应。而且,受伤的内皮细胞还会释放出一些物质,让血液更容易凝固成血栓。

3.血液变得容易凝固:长期卧床的人活动量少,身体代谢也跟着变慢,血液就会变得比较黏稠,处于容易凝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血液里让血液凝固的因子变得更活跃,能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质却减少了,血小板也更容易聚集在一起。另外,长期卧床还可能让人缺水,血液变得更浓,这就进一步增加了血液凝固的风险。

这三个因素一起作用,长期卧床的病人就更容易得深静脉血栓。了解了这些原因,我们就能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血栓发生的可能性。

二、长期卧床病人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

1.早期活动

(1)床上运动:长期卧床的病人尽早做一些床上运动,能让血液循环起来,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可以试试这些运动:把腿抬高;转动脚踝,向前勾脚尖、向后绷脚尖;收缩大腿前面的肌肉;伸直腿往上抬等。这些运动能让肌肉更有力,改善静脉血液流动,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2)坐位训练:要是病人身体条件允许,就可以慢慢开始坐位训练。坐着的时候,下肢静脉的压力会变小,血液循环也能变好。一开始可以先半靠着坐,然后再慢慢坐直。每天坚持坐一会儿,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很有帮助。

2.压力梯度袜的使用

(1)作用原理:压力梯度袜就像给腿部做按摩一样,它通过从脚踝到大腿逐渐减小的压力,帮助下肢静脉血液克服重力,顺利流回心脏,这样就能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病人最好在早上起床前就穿上压力梯度袜,还要保持袜子干净、干燥。穿袜子的时候,要多留意皮肤的情况,如果感觉袜子太紧,压得皮肤不舒服,或者发现皮肤有破损、过敏等问题,就要马上把袜子脱掉,去医院看看。

3.药物预防

(1)抗凝药物:抗凝药物能让血液不容易凝固,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常见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达比加群等。不过,吃这些药一定要听医生的话,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凝血功能。

(2)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可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在一起,预防血栓形成。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就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吃这些药的时候,要注意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还要小心有出血的风险。

(3)溶栓药物:溶栓药物可以把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掉,让血管重新畅通。医生会根据长期卧床病人的具体病情,判断是不是需要用溶栓药物。用这种药的时候,一定要密切关注有没有出血的情况,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

总结:长期卧床病人预防深静脉血栓非常重要。通过早期活动、正确使用压力梯度袜和合理的药物预防,能大大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早期活动,像做床上运动和坐位训练,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流变慢淤积的情况。压力梯度袜是很有效的物理预防方法,不过要选对尺寸、正确穿戴。药物预防虽然效果好,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样才能既预防血栓,又保证安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4
来源:珠海市第三人...
2025-08-01
来源:云浮市中医院...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