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确保生活饮用水的饮用安全,科学采集生活饮用水样品就显得尤为重要。科学采集生活饮用水水样为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坚实的前提保障,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为准确评估水质饮用标准提供了基础保障。
本文将介绍生活饮用水采样的注意事项,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采样、保存、运输各环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采样前的准备
1. 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
采集微生物的容器必须保持无菌、防止渗漏、密闭性好,遮光,如使用棕色瓶采集。所用容器材料不吸收或吸附待测物质组分;容器要具有抗震性能;避免微生物的交叉污染。常见的采集容器有500mL广口磨砂玻璃瓶,使用前用油纸分个包装,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也可以购买商品化无菌水质采样专用塑料袋,规格为500mL,并含有适当比例的硫代硫酸钠。用于采集理化指标的水样,选取3-5升塑料桶盛装。
2. 采样所用工具的灭菌:
采样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如镊子、盖子、漏斗等,需提前灭菌,通常通过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处理后用纯水洗涤清洁后使用。
采样点的选择
1. 样品具有代表性:
采样点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如水源水的采样点应设置在汲水处,出厂水的采样点应设在水进入输送管道之前,管网末梢水设置在输水管网至用户的水龙头处,以确保采集样品能反映整体水质情况。
2.采样时避免污染:
采样时应避免在容易受污染的地点采样,如避免靠近排污口或垃圾堆放处。
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避免外界污染:
采集检测多项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微生物检测指标的水样,采样人员需要佩戴无菌手套,采样前应使用酒精灯对水龙头进行灼烧消毒,消毒后将水龙头打开,放水5分钟后再采集水样,采样时避免直接接触容器口部和内部,作微生物检测的水样不能用水样荡洗采样袋或采样瓶,以防止带入污染物。
用于理化指标检测的水样,采样前用待采水样冲洗容器2-3次,减少容器内残留物对样品的影响。
2. 采样量:
根据检测项目确定采样量,通常微生物采集不少于500毫升,理化常规指标检测采样3-5升,并采集双份平行样品,确保有足够的水样进行各项指标检测和留样检测。
采样后的处理
1.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过程中应避光、低温冷藏运输,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性质稳定,不被污染、变质、损坏或丢失。
2.样品保存:
采样后应立即(0-4℃)冷藏,避光,按标准要求加入适宜的保存剂,作微生物检测的水样在8小时内送检,防止微生物繁殖影响检测结果。所有检测项目在水样采集后应按国家标准在规定时效内完成检测。
采样记录
采样时应详细记录采样目的、人员、时间、地点、样品种类、样品编号、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现场测定的检测结果等信息,并妥善保管送回实验室,便于后续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追溯。
结语
生活饮用水科学采样是确保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通过遵循上述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减少采样过程中的采样误差和交叉污染,为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生活饮用水采样的重要性及正确方法,共同守护我们的饮用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