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牙齿健康是口腔健康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牙齿的健康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对其整体健康也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变化,口腔健康形势也出现变化。经济迅速发展、饮食结构变化,均对人们的口腔健康、牙齿健康产生影响。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进行口腔护理,才能够保障牙齿的健康安全呢?
一、牙齿健康的重要性
牙齿与口腔的健康,与人全身的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的龋齿、牙周病,则会导致其牙齿松动、脱落等,影响日常咀嚼功能,食物的咀嚼精细度下降,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口腔炎、溃疡等疾病,则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引起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见牙齿健康对人们身体健康有较大的影响。
二、口腔的护理技巧
1.口腔卫生安全护理
日常需要重视刷牙、漱口等口腔健康的维护。每天应做到早晚刷牙,刷牙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但尽量避免刷牙时间过长,因此控制在2.5-3分钟为宜。刷牙时应掌握科学的刷牙技巧,利用巴氏刷牙法进行清洁,将牙刷头置于牙龈边缘,刷毛应与牙齿的长轴呈45°,以水平震动的方式从牙根向牙冠方向转动,牙齿的每个面都需要刷到,刷完牙后,需要彻底漱口,带出残留的牙垢和食物残渣。
除刷牙外,需要在每次饭后进行漱口,以减少食物嵌塞、细菌滋生,日常漱口应以温水为宜,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强、含酒精的漱口水。还可以利用牙线进行清洁,利用牙线对牙缝间的食物残渣、牙菌斑进行清洁,牙线的使用技巧是在伸入牙齿间隙后,通过剐蹭等方式,将牙齿间隙中残留的食物剔出,使用牙线时应注重保护牙龈,避免割伤牙龈,如牙齿缝隙较紧,可利用水牙线清洁。漱口和牙线剔牙是刷牙的补充清洁手段,尤其在晚餐后进行清洁十分重要。
2.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除进行日常的清洁与口腔维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口腔、牙齿健康的检查,及时发现牙周炎、龋齿等疾病并进行尽早的干预,确保口腔健康,避免影响其他组织器官健康。对于口腔状况较好的人群,可以按2次/年的频率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口腔黏膜病等疾病并进行治疗。对于存在牙周炎等疾病的患者,则需要增加就诊频率,如口腔出现严重不适,如牙痛、牙龈红肿等,则需要立即到院就诊检查。
3.定期洗牙
对于牙缝、齿龈沟经常残留、嵌塞食物残渣的人群,其日常刷牙、漱口无法获得有效的清洁,使得其牙龈、牙缝间经常残留牙垢、牙结石。牙结石数量增多,对牙周健康的危害性较大,严重时会发展为牙周炎。为此,需要通过定期洗牙的方式干预,洗牙又称“龈上洁治术”,利用清洁技术对牙齿上的牙垢、牙结石进行清洁,同时进行牙齿抛光等,延缓牙结石的发展,能够有效预防牙周炎,对牙周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沟窝封闭/涂氟
该技术主要针对儿童,尤其针对已完成换牙的青少年,进行涂氟、沟窝封闭,可以有效提高其牙齿表面、磨牙咬合面深沟对龋齿的抵御能力,达到预防龋齿、减少龋齿发生率的效果。沟窝封闭或涂氟需要定期进行补充,以维持良好的防龋效果。
5.正畸与美白
正畸是针对存在牙齿发育、咬合问题的人群,需要在儿童阶段定期进行咬合关系、牙齿发育情况的检查,尽早进行干预。如患者已经成年,存在咬合问题,则需要进行正畸干预,以此达到改善咬合关系、提高牙齿美观度的目的。美白技术则主要针对牙齿的清洁度与白度进行干预,以此提高牙齿的美观程度,居家条件下多采取美白牙贴、美白凝胶进行牙齿美白,医疗技术则包括冷光美白、激光美白等,但美白技术不可长期、频繁干预,避免对牙釉质产生损伤。
总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视牙齿与口腔健康,除了认真清洁牙齿、保护口腔健康外,还需要重视对口腔、牙齿的体检,以保障口腔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