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性肿瘤对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显著,具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影响患者对食物的摄入和吸收,二是影响人体代谢。肿瘤和抗肿瘤治疗对患者的进食和身体能量代谢影响很大,会降低患者的营养水平,因此采取适当的营养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至关重要。有大量数据表明,合理的营养治疗可使患者保持体力,维持体重,并感觉舒适,对于抗肿瘤治疗的耐受性也有所提高,同时还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根据结直肠癌的病变及手术方式不同,术后肠管会缩短,营养吸收能力会下降,可能会对吸收功能产生一定影响,但人的肠道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可以通过加餐(如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6-7餐)来增加营养的摄入,故多数情况下结直肠癌术后的病人很少会出现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结直肠手术后,患者待排气即可开始进食。
①清流食(1-2天):这类是以水分为主的食物,含有较少的固体物质,对肠道刺激小、易消化,如温开水、米汤、青菜瘦肉汤等。
②流食期(2-3天):此阶段进食流食,即呈液体状、入口即化的食物。这类食物对肠道刺激小,也容易消化,如米粥、米糊、鸡蛋羹等。
③半流食期:比流食的营养价值高。有烂面条、馄饨、肉粥等。一般维持1-2周。还可搭配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少渣饮食(少食多餐)。高蛋白食物:鸡蛋羹、鱼虾、肉泥丸子等。粮谷类食物:烂面条、馄饨、肉粥、菜粥等。水果和蔬菜:菜泥、果泥、土豆泥等。其他:自制或成品匀浆膳、肠内营养制剂等。
④软食及普通饮食。尽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根据耐受程度逐步添加食物,避免辛辣、高脂、油腻或过度油炸食物,避免易产气的食物,这类食物通常含有较多可作为细菌养分的果糖或多糖,如各种奶类、未加工豆类、白萝卜、洋葱、红薯、芋头、碳酸饮料等。
化疗期间病人往往容易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化疗副作用,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和进食方法。化疗期间宜清淡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食欲差时可进食半流食、少渣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鸡蛋羹、果泥、菜泥等。化疗期间尽量保证“三高一多”,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多饮水。高热量是为了保证化疗后,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高蛋白是为了保证机体修复化疗造成的损伤。
化疗期间食欲差,可以试试下面的小方法:少食多餐,把一日三餐拆成一日5-6餐,总量不变;增加食物的色香味,或者利用番茄、柠檬汁等调味,使人更有食欲;饭前散步,适当增加活动量,引起饥饿感。也可含服具有止呕健脾作用的食物,如生姜、无花果等。化疗结束后,应及时注意吃能增加食欲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山楂、瘦肉以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也可进食合适的药膳,应以具有健脾开胃、益气、降逆止呕作用的为主。如山楂麦芽陈肾汤、五指毛桃煲鸡、鲜淮山无花果香菇煲鸡等。
化疗后常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等,此时可通过五红汤进行食疗。五红汤是由五种红色食物组成:枸杞、红枣、红豆、红皮花生、红糖,有益气健脾,养血补血的作用。常用于贫血及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和治疗。
此外口服营养补充(ONS)也是较好的选择,其是以特殊医疗为目的,经口摄入一般食物以外的口服营养补充剂,以达到改善营养状况,改善临床结局的目的。具有符合生理、方便快捷、无创安全、经济、依从性好等优点,能改善临床结局、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在降低再次入院率方面有显著效果。
目前除了吃中药时应该遵医嘱忌口外,一般不宜过度忌口,以免影响营养的摄入。患者应因病施膳:如放疗时应少吃狗肉、羊肉等燥热食物,应多补充水分;手术后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恢复;消化道肿瘤患者应吃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等。
结直肠癌重在预防,主要注意事项为①保持均衡健康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粗粮、谷薯类、蔬菜和水果,减少加工肉制品摄入,保证足量饮水,避免反式脂肪/饱和脂肪摄入。②增加保护性营养素摄入:有研究显示钙可能降低大肠癌的风险;维生素D在预防大肠癌中有重要作用,且能辅助钙的吸收;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菌群稳定,加速有害物质排出,维持肠道健康。③运动: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尤其是肥胖者,能够降低癌症的发生率。④戒烟、戒酒。⑤正确治疗结直肠良性病变:如溃疡性结直肠炎、腺瘤、息肉等病变。⑥定期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等高危因素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