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纯  单位: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  发布时间:2025-08-15
81

儿童前臂骨折是临床常见儿童创伤疾病,常见原因多与户外活动和骨骼发育有关,由间接暴力所致,据流行病学统计,尺桡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5%以上。儿童骨骼处于生长活跃期,其骨骼有机质较多,故儿童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较大,易变形,遇到暴力容易诱发裂纹或青枝骨折。另一方面儿童骨膜厚,受创伤时不易破裂,有助于稳定复位,有其年龄的独特优势。

儿童前臂骨折为尺桡骨单根骨折或尺桡骨双骨折,多为外力致伤,临床表现以前臂肿胀、疼痛、骨摩擦音、前臂无法正常旋转为特征。尺桡骨两端参与组成肱尺关节、下尺桡关节及桡腕关节等,如果发生尺桡骨骨折,会直接影响前臂旋转功能。尺桡骨干有骨间膜相连,在前臂活动中,骨间隙的宽度及紧张度不断变化。桡骨近端在近处变为三角形,远处变扁平,骨骼结构上的薄弱使尺桡骨易骨折,且在肌肉牵拉下更易骨折移位。目前临床诊断尺桡骨骨折并不困难,一般尺桡骨正侧位DR即可诊断,但一旦合并有桡骨头脱位,易造成漏诊。

孟氏骨折(任何部位的尺骨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大家都熟知,尺骨骨折都会关注桡骨头是否脱位,然而尺桡骨骨折目前关注点仍在骨折本身,以前臂中段为中心的摄片对于观察桡骨头脱位有两个问题,一是有些片子未包含上下尺桡关节或只包含了腕关节,二是即使包含了上尺桡关节,但因为投射角度不是以肘关节为中心,也难以较准确地评估桡骨头脱位情况。所以这就提醒我们,在前臂受伤时一定要注重肘关节情况,充分运用视触动量基本体格检查方法,对于肘关节肿胀、压痛或活动明显受限的患者,应加拍肘关节正侧位片,同时做好对患方的解释工作,避免因误会引起医患矛盾。

一旦患儿出现尺桡骨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儿童骨骼具有塑形能力强、恢复快等特点,与成人尺桡骨双骨折不同,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对对位、对线等方面的要求不高。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断端短缩骨折采用牵引反折等方法纠正骨折短缩移位;斜行骨折,应前臂牵引后,手法扩大尺桡骨间隙,先复位桡骨,再采用捏挤手法复位尺骨;尺桡骨同向移位采取折顶复位法,扩大畸形,再矫正旋转移位,使折断对顶成角复位,前臂畸形基本消失后需在牵引状态下复位桡骨头,分别在前臂旋前位、中立位、旋后位下屈肘,同时按压桡骨头,如无明显阻力,提示桡骨头已复位,摄片时仍需加拍肘关节正侧位片;根据患儿的骨折形态、骨折部位以及局部情况,结合影像和损伤机制,采用个体化的正骨手法复位,可以获得良好的对位和对线,辅以夹板钢托或石膏外固定(均需超肘关节),患儿可以恢复良好的前臂功能。但是对于原始移位大、软组织损伤重、复位效果不理想或复位后骨折反复移位的患儿,则应选择手术治疗。

尺桡骨骨折的患儿,为促进后期功能康复,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早期进行握拳及伸指训练,促进消肿,避免粘连;中期进行静力性腕关节屈伸训练;行钟摆运动:身体向前倾斜,让患肢自然下垂,然后像钟摆一样轻轻摇动肩关节,可以帮助增加肩关节活动度,避免肩部软组织粘连;后期骨折较稳定后可进行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建议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加重损伤;对于肘关节功能锻炼,不要试图强行掰弄或者过度使用肘关节,以防引起骨化性肌炎或其他损伤,肘关节功能锻炼后可能出现局部软组织充血、肿胀,可以局部冷敷15-20分钟,以防止异位骨化。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