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刚  单位: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410

根尖周炎是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多由牙髓感染未及时治疗发展而来,表现为牙齿咬合痛、牙龈肿胀甚至面部肿痛,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炎症扩散,影响口腔健康。掌握正确的处理流程,能有效控制病情、保留患牙。

第一步:识别症状,及时就医根尖周炎的典型症状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急性期会出现明显的咬合痛(牙齿接触时疼痛加剧),患牙有“浮出感”,轻轻触碰就会疼痛;牙龈对应牙根的位置可能红肿,严重时形成脓包(根尖脓肿),甚至导致面部肿胀、发热。慢性期症状较隐匿,可能仅表现为咬合不适或牙龈反复起脓包,X线片可见根尖周骨质破坏。

第二步:应急处理,缓解急性症状急性期的核心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感染,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开髓引流:医生会在患牙上钻开一个小孔,释放牙髓腔内的压力和脓液,瞬间缓解疼痛。若已形成牙龈脓包,会切开脓包引流,放置引流条排出脓液,每天更换一次,直至无脓渗出。

药物辅助:疼痛剧烈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如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针对口腔厌氧菌感染)和止痛药(如布洛芬),但药物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替代根管治疗。

调磨患牙:医生会适当磨低患牙的咬合面,避免咬合时受力加重疼痛,让患牙得到“休息”。

应急处理后,需遵医嘱复诊(通常1~3天),避免炎症反复。

第三步: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根源根管治疗是根尖周炎的核心治疗手段,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和根管内的细菌,杜绝炎症复发,大部分患牙可通过此治疗保留。整个过程通常需2~4次就诊,分为三个阶段:

根管预备:医生用专用器械彻底清除根管内坏死的牙髓组织和感染物质,扩大根管使其通畅,便于后续消毒和充填。

根管消毒:在清理后的根管内放置消毒药物(如氢氧化钙糊剂),封闭牙齿1~2周,进一步杀灭残留细菌,促进根尖周炎症愈合。若复诊时仍有疼痛或渗出,需更换药物继续消毒。

根管充填:确认炎症得到控制(无疼痛、无渗出)后,用牙胶尖和根管封闭剂严密充填根管,防止细菌再次侵入。最后用暂封材料封闭牙冠的钻孔,待根尖周病变完全愈合后,再做牙冠修复(如烤瓷冠),保护牙齿避免折裂。

第四步:术后护理,促进愈合根管治疗后的护理直接影响预后:

短期注意事项:治疗后1~2天可能出现轻微胀痛(属正常反应),避免用患牙咀嚼食物,以防暂封材料脱落或牙齿折裂;若出现剧烈疼痛、面部肿胀或发热,需立即复诊(可能是感染未控制)。

口腔卫生维护: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饭后漱口,防止其他牙齿发生龋坏。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因失去牙髓营养,变得脆弱,避免咬硬物(如坚果、骨头),待牙冠修复后再恢复正常咀嚼。

定期复查: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需复查X线片,观察根尖周骨质是否逐渐愈合(骨质破坏区域缩小或消失)。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1~2年)才能完全愈合,需耐心随访。

特殊情况:无法保留的患牙需拔除少数情况下,若患牙严重松动、根尖周骨质破坏过大(无法修复),或根管治疗后反复感染且无法控制,医生会建议拔除患牙。拔牙后需等伤口愈合(约3个月),再通过种植牙、固定桥或活动义齿修复,恢复咀嚼功能,避免邻牙倾斜。

预防:从源头减少根尖周炎发生根尖周炎多由龋齿(蛀牙)或牙齿外伤未及时治疗引发,预防需做到:

每天认真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每年1~2次),及时治疗龋齿(早期补牙可避免牙髓感染)。

避免用牙齿咬硬物(如开酒瓶、咬坚果壳),防止牙齿折裂;运动时佩戴护齿套,减少牙齿外伤风险。

若牙齿出现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及时就医治疗,阻止病情发展为根尖周炎。

遵循正确的处理流程,根尖周炎的治愈率可达80%以上。记住:牙齿问题不容拖延,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最大限度保留牙齿功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