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绘乔  单位:四川省儿童医院  发布时间:2025-09-05
79

孩子们探索世界的小手,总被色彩鲜艳的药片、甜味药水吸引——这些看似糖果的“甜蜜陷阱”,却可能引发致命风险。数据显示,超过70%的儿童药物中毒发生在家庭环境中,其中1到4岁的幼儿是高发群体。预防远胜于急救!家中床头柜、茶几、手提包、外套口袋等触手可及处是药品误服的“高危区”;包裹糖衣的药片、甜味药水、维生素软糖最易被误认为零食;而分装在零食袋或无标签瓶罐中的药物,因失去警示标识更具迷惑性。更要警惕的是眼药水、外用药膏等“外用无害”品,误服毒性极强;即便是维生素、钙片等保健品,过量服用同样会中毒!

守护孩子安全,刻不容缓!请立即行动起来,跟随这五道防线,为家中药品筑起孩子无法攻克的“安全堡垒”:

第一道防线:升高+上锁,物理隔绝!请立即将家中所有药品——包括处方药、保健品、外用药、中药——统一集中存放于离地1.5米以上的高处,并且远离桌椅、矮柜等孩子可借助攀爬的路径。这还不够!必须使用带儿童安全锁的药箱或橱柜,每次取药后立即锁闭。普通抽屉根本挡不住好奇的小手,研究表明,3岁以上的孩子就能破解普通的旋钮锁。因此,选择双按钮儿童安全锁药箱尤为重要。同时,要设定唯一固定存放点,全家严格遵守,彻底杜绝药品临时放置在餐桌、床头等危险区域。

第二道防线:原瓶保存,撕掉“糖衣”伪装!任何药品必须保留在原厂包装瓶/盒内!瓶身上的药品名称、成分和有效期是救命关键。每次使用后,务必确认瓶盖完全拧紧(儿童安全瓶盖需下压旋转至“咔哒”声)。绝对禁止将药片分装到零食袋、糖果罐或无名容器中——这无异于给危险披上“糖衣”。

第三道防线:定期巡检,清除隐患!每季度第一天,请彻底检查家庭药箱:果断清理所有过期药品(失效药可能产生强毒性),丢弃未吃完的处方药及开封过久的药品(如眼药水超过1个月)。同时测试锁具是否完好,检查锁具弹簧等关键部件是否正常工作。锈蚀或老化的锁具可能被孩子用简易工具撬开。处理废弃药品时,应将药片碾碎、胶囊拆开,混合咖啡渣或猫砂改变外观和性状,最后装入密封袋中并标注“有毒废弃物”,送至社区药品回收点。切勿冲入马桶或直接丢弃!

第四道防线:全家教育,意识联防!避免在孩子面前服药,绝不能称药物为“糖果”。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强调:“只有爸妈或医生给的药才能吃!其他‘甜药丸’都是伤害身体的小怪兽!” 提醒来访长辈或客人,将他们的药品存入安全药箱或随身收好,特别注意监管手提包和外套口袋。务必对保姆或看护者进行药品规则培训。

第五道防线:应急准备,守住最后关卡!创可贴等急救用品应单独存放于儿童不易开启的容器中,并与药品存放区完全分开。在冰箱门等醒目位置张贴应急信息:最近医院急诊地址及电话、120急救电话,并确保所有家庭成员知晓。定期实战演练还可以提升家庭成员应急反应能力。每季度实行一次“发现孩子可能误服药物”的场景模拟,练习如何快速找到药瓶、如何清晰拨打急救电话、如何最快速度送医。

安全无小事,守护在于每时每刻。一次侥幸的“随手放”,一颗“越狱”的小药丸,都可能酿成悲剧。请将“高处上锁+原瓶保存”作为物理屏障,把“定期清理+全家教育”铸成意识护网。每一次严谨锁箱、每一次清理过期药、每一次安全提醒,都是在为孩子的生命加固护栏!

现实中有着太多令人痛心的案例。有的孩子因为误服奶奶的降糖药,而家长又未能提供药品原包装,导致医生无法快速确定药物成分,延误了最佳抢救时机。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通过规范的药品管理来避免。

最有效的“解药”永远是在意外发生之前——从今日起,让我们共同锁住家中的“甜蜜陷阱”,通过这五道防线的建立和完善,真正让家成为孩子安全成长的乐园!记住,孩子的安全健康,值得我们付出百分百的严谨与细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真正安全的成长环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