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克罗恩病患者而言,“干饭”绝非易事,这是患者需要面对的充满挑战与智慧的生活必修课。所谓的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上这种病后患者会反复出现腹痛或腹泻症状,其对于营养的吸收也会存在障碍。因此,克罗恩病患者如何正确“干饭”是极为重要的,如何在享受美食与维护肠道健康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是每一位克罗恩病患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不要将食物妖魔化,如果盲目断食可能会导致营养缺乏的风险。因此,克罗恩病患者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食物,并掌握科学的饮食策略,在医生专业指导下进行饮食的个性化调整,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干饭”,更从容、更智慧地选择和享用食物。
稳固基础营养,满足日常需求
克罗恩病患者因肠道长期存在慢性炎症,导致其吸收不良,且会频繁出现腹泻及食欲减退的情况。因此,此类患者面临着极高的营养不良风险,在日常的饮食中需要注重营养元素的均衡,这样才能确保自身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这也成为了该疾病管理的核心挑战。为此,患者在日常的饮食中需要尽可能摄取足够量的蛋白质,这是修复受损肠道组织以及维持肌肉质量的关键,这样才能辅助患者更好地抵御炎症。同时,患者要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出现贫血或骨质疏松等严重后果。
遵循科学“干饭”原则
(一)合理选择烹饪方式
烹饪方式会直接影响食物消化难度与营养保留,而对于克罗恩病患者而言需要优先采用蒸、煮、炖、烩等温和技法,这样能最大程度地软化食材的纤维,且要减少油脂添加,降低肠道机械性刺激。相反,如果采用油炸、烧烤或煎炒会产生大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和氧化脂肪,这些物质都会加重炎症反应,患者也会因为食用了这些物质而腹泻。除了要选对烹饪方式外,最为关键的在于要彻底烹熟食材。
(二)科学挑选食物性状
食物物理形态的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消化系统较为脆弱的克罗恩病患者而言,更是要选对食物的性状,这样才能让食物更好地匹配肠道当前耐受能力。 在活动期的患者必须采用流质或低渣半流质食物,这样可以避免纤维摩擦溃疡面。随着治疗的推进和炎症的缓解,可过渡至软烂碎食阶段,通过机械预处理可以有效补偿患者消化功能不足。当病情处于稳定期,可以谨慎尝试低纤维固体食物,但进食的时候仍需细切慢嚼。同时,要格外警惕的是未加工的粗硬食材,食用这些性状的食品可能诱发梗阻,尤其存在肠道狭窄史者更是要杜绝这类性状的食品。
(三)注重做好脂肪管理
对于克罗恩病患者,应该 严格限制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摄入量,因为患者在食用这类食物后,胆汁分泌会加剧,进而导致腹泻的风险。因此,患者需要优先选择中链脂肪酸及富含ω-3系脂肪酸的食品,这类脂肪无需胆盐乳化即可吸收,且具有抗炎潜力。但是,即便是健康的脂肪,在摄入的时候也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单次摄入超过10克可能超出患者的吸收能力。
(四)警惕刺激性的食物
辛辣调味料可能会加剧患者的腹痛程度,也会引起肠道的蠕动亢进,因此,刺激性较强的食品是患者需要谨慎食用的。如含有咖啡因的食品会刺激肠液分泌,并会降低括约肌张力,进而诱发腹泻及反流问题。而人工甜味剂因高渗透性引发水分渗入肠腔等。因此,患者在进食前一定要看好配料表,发现与自己身体情况不契合的成分就要杜绝食用。
克罗恩病患者应该尽可能保持饮食多样化,遵循科学“干饭”的理念,这样才能满足自身日常的能量和营养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饮食的时候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基准点,在此基础上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一些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患有克罗恩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改变膳食纤维和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并根据自身情况配合做好治疗,并依据病情适当补充肠内或肠外营养,这样可以辅助获取更多的营养成分,确保自身维持体内营养元素的均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