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汪娜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0
1816

当孩子因身体不适被医生建议做放射检查时,家长们往往会陷入焦虑:“辐射会不会伤害孩子的身体?”“检查后会不会增加患癌风险?” 这些担忧源于对放射检查的不了解。实际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防护措施的完善,儿童放射检查的安全性已得到有效保障。

一、为什么家长必须关注儿童放射检查的安全性?

1. 辐射对儿童身体的特殊影响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体内细胞分裂速度远高于成人,这使得他们对辐射的敏感性更强。就像嫩芽比成熟植物更易受外界伤害一样,儿童的器官和组织在辐射暴露下更容易发生细胞损伤。

2. 常见的认知误区与现实担忧

许多家长存在“辐射剂量累加”的过度担忧,认为一次检查的辐射会在体内永久积累。实际上,人体自身具有 DNA 修复机制,小剂量辐射造成的损伤多数可被修复,只有当剂量超过阈值时才会产生显著危害。还有家长将不同检查的辐射风险等同看待。

现实中,家长的焦虑还来源于对检查必要性的不了解。当医生建议孩子做放射检查时,部分家长可能会质疑:“能不能用其他检查代替?”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需要明确的是,超声和 MRI 等无辐射检查虽有优势,却无法完全替代放射检查。

二、现代医学如何保障儿童放射检查的安全性?

1. 从技术到规范的全程安全管控

如今的放射检查设备已全面升级,数字化 X 线机(DR)相比传统设备可降低 50% 以上的辐射剂量,而低剂量 CT 技术更将胸部 CT 的辐射剂量控制在 1 毫西弗以下 —— 这相当于人体 3-4 个月的天然本底辐射量。

在操作规范上,放射科医生严格遵循“ALARA 原则”(合理尽可能低剂量)。每次检查前,医生会通过计算儿童的体重、体表面积来精准设定管电压、管电流等参数。以 5 岁儿童腹部检查为例,技术人员会采用 70 千伏的管电压和 100 毫安的管电流,这种参数组合既能保证图像清晰,又能将辐射剂量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2. 多维防护措施构筑安全屏障

检查过程中,专业的铅防护用品构成了第一道安全防线。铅围裙(0.5mm 铅当量)能阻挡 90% 以上的散射线,铅围脖可有效保护甲状腺,铅帽则能减少头部辐射暴露。这些防护装备并非“形式主义”。

照射野的精准控制同样关键。医护人员会通过准直器将 X 线照射范围严格限定在检查部位,比如做手腕 X 线时,照射野直径会控制在 5cm 以内,避免对邻近器官造成不必要的辐射。

3. 正当性原则下的科学决策机制

医院对儿童放射检查建立了严格的“准入门槛”。当孩子因腹痛就诊时,医生会先通过超声检查排查腹部疾病,只有当超声无法明确诊断(如怀疑肠梗阻需观察肠管气体分布)时,才会建议进行腹部 X 线检查。这种决策流程遵循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标准,确保每次检查的获益(如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显著大于辐射风险。

对于频繁需要复查的患儿(如骨科术后随访),医生会建立辐射剂量档案,通过剂量累加计算来控制总暴露量。例如一名骨折患儿每月需做一次 X 线复查,医生会将每次检查的剂量控制在 0.1 毫西弗以下,全年累计剂量不超过 1.2 毫西弗 —— 这仍低于天然本底辐射的年平均水平(2.4 毫西弗)。

三、结语

儿童放射检查的安全性,本质上是医学获益与潜在风险的科学平衡。当家长了解到一次胸部 X 线的辐射仅相当于乘坐飞机 2 小时,当看到孩子接受检查时穿戴的专业铅防护装备,或许能更理性地看待这项技术。记住:在医生建议检查时,充分沟通检查的必要性和防护措施,才是守护孩子健康的正确方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