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卒中是一种很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脑卒中非常常见,而且这类疾病致死率、致残率很高,但是很多人对脑卒中的认识和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在脑卒中发作的时候,不知道应该怎么急救。为了让脑卒中的急救不再“手忙脚乱”,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关于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脑卒中是什么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因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等特点,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根据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可以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大约占据脑卒中总病例的70%-80%,这类脑卒中主要因为脑部血管堵塞引起脑组织缺氧缺血坏死。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心房颤动等,这些都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因为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患者的脑组织或脑室中,压迫脑组织并引发脑损伤。其中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导致血压骤升等都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诱因。
脑卒中发作应该怎么急救
(1)快速识别脑卒中症状。很多脑卒中患者都是突然发作的,症状可以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出现,所以我们要注意快速识别。而脑卒中的识别可以遵循“FAST原则”,其中“F”就是面部下垂,主要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面部麻木等,这时候患者尝试微笑会发现两侧的面部有不对称的情况。“A”就是肢体无力,主要表现为单侧手臂或者腿部出现麻木、无力的情况,一些严重的甚至没有办法抬起一侧的手臂。“S”就是言语障碍,很多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说话含糊不清、没有办法完全表达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等情况。“T”就是及时就医,如果出现了上面说的任何一个症状,请立刻拨打急救电话,一般来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4.5小时内及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获取较好的预后效果。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确定患者脑卒中发病后,不要犹豫,需要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这类脑卒中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如果超过时间,很可能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在打急救电话的时候,需要说清楚患者的症状,同时告知患者的准确位置,并且将患者的发病时间说清楚。如果是家属,还需要及时将患者是不是患有基础疾病、是不是正在服药告知调度员,方便提前准备好相关药物和设备。
(3)现场护理。在等待救护车的时候,我们要做好现场护理,坚持“四要三不要”,其中“四要”中第一要就是让患者保持平卧,如果在椅子上,可以慢慢把患者扶到平地,不要剧烈移动,然后将患者的腰带、领口、紧身衣等解开,并且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以免患者呕吐的时候出现呕吐物堵塞呼吸道的情况,如果呕吐物比较多,可以用毛巾或者纸巾帮助患者擦去,但不要强行抠嘴。第二要就是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和意识,可以轻声呼唤患者,观察患者是否有回应,同时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从而判断患者的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意识模糊但有呼吸,不要给患者强行喂水或者喂药;如果患者呼吸停止,在确定患者没有心跳后,可以由懂得急救的人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第三要就是记录关键信息。我们需要把“最后一次正常的时间”记下来,在急救医生到达后,及时告知。同时准备好患者的医保卡、身份证、常用药,方便后续到达医院后可以快速办理相关手续,医生也可以参考患者的常用药来更加全面判断患者的情况。第四要就是要保持环境安静,以免刺激到患者。如果有人围观,需要疏散围观人群,保持空气流通,同时不要大声呼喊患者或者摇晃患者,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轻声安抚患者,以免患者因为恐惧乱动。“三不要”中第一不要就是不要给患者喂水、喂药、喂食物,因为脑卒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如果喂水、喂药、喂食物可能会让患者出现呛咳,甚至会让呕吐物吸入到肺部,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随便喂“降压药”“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可能会加重病情。第二不要就是不要强行移动患者,如果患者摔倒在地上,不要强行把患者扶起来或者让患者躺到床上。但如果患者处于危险的位置,可以在多人的配合下轻轻地平移,让患者安全地移动到平地上。第三不要就是不要等待,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我们在发现这种预警信号后,不要等待症状缓解再就医,需要及时就医,以免让病情更加严重。
总之,脑卒中虽然危险,但我们了解脑卒中征兆和急救方法后,可以为患者争取黄金治疗时间,保证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