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婷  单位:来安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15
4

在现代医疗手术当中,麻醉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步骤。而麻醉前后的护理措施,与患者的手术体验、生活恢复、生命健康存在密切关系。本人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手术室麻醉前后的主要护理措施。

一、麻醉前的护理措施

(一)全面评估患者状况

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主要是评估患者的年龄、性别、过敏史、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可能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像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会提高手术和麻醉风险。比如,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麻醉期间血压波动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术后伤口愈合较慢,感染率较高等问题。只有通过全面地了解,护理人员才可以和麻醉医生进行沟通,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有效防止相关风险发生。

(二)心理护理

面对手术和麻醉,患者一般会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这些情绪。这些情绪会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产生影响,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提高麻醉和手术难度。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者介绍麻醉相关知识,比如麻醉的方式、麻醉期间的感受、麻醉的安全性等,以便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同时,要分享成功的手术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

(三)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工作会对麻醉和手术进程产生直接影响。术前要禁食禁水,一般成年人在术前8~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婴幼儿禁食时间存在不同。这是为了防止在麻醉期间患者发生呕吐反应,导致误吸,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是窒息。另外,要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勤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有利于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皮肤准备,将手术部位的毛发剔除干净并清洁皮肤,促进手术顺利开展。

二、麻醉后的护理措施

(一)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苏醒之后,护理人员要对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可以有效反映患者的循环功能,如果血压太低,可能患者存在着血容量不足、出血等问题;血压太高可能和应激反应、疼痛有关;心律和呼吸频率、节律异常,也可能预示着患者出现了心肺功能方面的问题。通过对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缺氧状况。一般情况下,术后初期需每隔15~30分钟就监测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以后,可适当延迟监测间隔时间。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药物残留可能会对患者的呼吸造成抑制,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舌后坠发生,从而对呼吸道顺畅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呼吸情况密切观察,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防止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如果患者的痰液比较多,要鼓励其咳嗽、咳痰,必要时可以进行吸痰处理。同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吸氧治疗,将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顺畅。

(三)疼痛管理

术后疼痛是每个患者所面临的问题,它不仅会给身体造成痛苦,还会对患者的睡眠、饮食、康复情况产生影响。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准确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像轻度疼痛患者,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心理护理等方法缓解;中重度疼痛患者,护理人员要根据医嘱给予患者镇痛处理,但是要做好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同时,为患者和家属介绍疼痛管理的重要性与相关方法,提高患者的疼痛耐受力。

(四)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麻醉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高热、低血压、尿潴留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情况,要及时将呕吐物清理,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防止误吸与皮肤损伤,并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对于出现尿潴留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按摩膀胱区、诱导排尿等方法让患者排尿,如果效果较差,可以进行导尿处理。如果出现了低血压,则要及时调整体位、补充血容量,必要的时候要使用升压药物。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高热情况,要及时进行降温并查找发热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总之,手术室护理当中,护理前后的护理措施涉及多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了解这些知识更有利于为患者的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奠定基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