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粉珊  单位:汕头潮阳耀辉医院 外科  发布时间:2025-07-09
321

俗话说“穷人长志气,富人得疝气”。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腹股沟、腹部等部位出现了一个软软的 “鼓包”,这看似不起眼的 “鼓包”,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疝气。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约有 2000 万例疝气手术,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然而,疝气往往因人们的认知误区而延误治疗,今天就让我们从医学专业角度,重新认识这一疾病。

一、疝气的本质:体腔 “漏洞” 引发的危机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人体的腹壁、膈肌等部位由多层肌肉、筋膜和韧带构成,这些结构如同坚固的 “城墙”,保护着腹腔、盆腔内的脏器。当某些原因导致这些结构出现薄弱点、缺损或孔隙时,原本被 “城墙” 束缚的脏器,如小肠、大网膜等,就会在腹内压力的作用下,像 “越狱” 般通过这些 “漏洞” 突出到体表,从而形成我们肉眼可见或手可触摸到的 “鼓包”,这便是疝气的形成过程。

二、不可小觑的风险及并发症

疝气的风险

疝气的发生与遗传、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等因素相关。尽管早期症状不明显,未治疗的疝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导致以下风险:

1.腹腔器官损伤。疝气导致腹部器官(如肠道、脂肪组织)通过腹壁薄弱部位突出。如果疝气部位压力过大或受到挤压,可能会损伤内脏,增加腹痛并引发肠梗阻等严重疾病。

2.疝囊内容物的嵌顿。当疝气内容物(如肠道、脂肪等)被卡住无法回到腹腔时,称为“疝气嵌顿”。嵌顿组织可能缺血、坏死,导致严重并发症。例如,肠道嵌顿可能引发肠坏死,需紧急手术治疗。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感染、败血症等致命并发症。

3.疝气的肠梗阻。疝气部位的内容物压迫肠道,可能导致肠梗阻,表现为腹胀、呕吐、便秘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穿孔和腹膜炎等严重感染。

4.疝气的长期并发症。未治疗的疝气可能逐渐增大,增加其他并发症的风险。腹壁薄弱处承受持续压力,导致疝气增大,疼痛加剧,活动受限。严重的疝气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疝气的并发症

1.嵌顿性疝气的风险。嵌顿性疝气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当疝气内容物被挤压在疝囊内,无法回到腹腔时,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坏死。嵌顿性疝气常见于腹股沟疝或脐疝患者,特别是在腹压增大时,症状加重。此时,及时手术治疗是唯一方法,以防止坏死组织扩散,避免严重感染和炎症反应。

2.疝气引起的腹膜炎。若疝气内容物发生肠道梗阻、缺血或坏死,可能导致肠道穿孔,引发腹膜炎。腹膜炎是一种严重感染,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发热和恶心。未及时治疗的腹膜炎可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3.疝气的复发。尽管手术可修复疝气,但若未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或手术方法,疝气可能复发。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或长期腹压增大的患者,复发几率较高。因此,术后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至关重要。

三、疝气的护理

1. 避免剧烈运动:适量运动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但存在疝气的人群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腹内压力增加,加重疝气。

2. 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加重疝气。在平时建议以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例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3. 避免便秘:平时需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便秘,以免因排便费力导致腹压增加。对于本身存在便秘的人群,在饮食上可以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促进胃肠道蠕动。

4. 慢性咳嗽:咳嗽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但在咳嗽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导致腹腔内的压力增加,加重疝气。在平时需要多观察天气变化,做好保暖,防止受凉,以免诱发咳嗽。

了解疝气的发病机制、并发症、风险及护理措施,有助于我们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果发现身体出现异常 “鼓包”,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就医,选择正规专业的治疗方式,避免因延误治疗带来严重后果。维护腹壁健康,就是守护我们的生命防线。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