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7高血压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护理才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因此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应当学习居家护理知识,从而强化血压控制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饮食
限制盐分摄入:盐中所含的钠元素是引起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控制盐分摄入量,每日食盐量不可超过6克。建议使用可定量的盐勺。同时,咸菜、腌肉、咸鱼等腌制食物中含盐量较高,高血压患者应当避免食用此类食物。在烹饪时,高血压患者可以使用葱、姜、蒜、桂皮等天然香料增加食物风味,代替盐的使用。
增加钾元素摄入:钾元素可以促进钠元素排出,有助降低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多食用香蕉、橙子、菠菜、豆类等富含钾元素的食物。
膳食均衡: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保证膳食均衡,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可以保证患者身体健康;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具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增加患者的饱腹感;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可以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特别要控制油脂类的摄入。
戒烟戒酒:酒精会使血管扩张,短期内造成血压下降,但长期过度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度饮酒,从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当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患者心跳加速、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适度运动
选择合适运动方式:高血压患者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慢跑等,这些运动能够强化心肺功能,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血压。
控制运动强度: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强度不可过大,最好控制在患者运动后没有感到过度疲劳的范围内。通过监测患者心率可以判断该运动强度是否适合,一般而言,高血压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而最大心率计算方式为“220-年龄”。同时,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时间应当循序渐进地增加,但每次运动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
运动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在运动之前应当进行活动关节、慢走等热身活动,以免在运动期间出现运动损伤。同时,患者在运动时应注意补充水分,以免脱水。若患者在运动期间出现头晕、心慌、胸闷等症状,则应当立刻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规律作息
保证睡眠充足:高血压患者应保证每日睡眠充足,时间以7至8小时为宜,以免因睡眠不足对内分泌和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血压升高。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熬夜和过度劳累都会使身体应激,导致血压剧烈波动。为此,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合理安排工作,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工作,应适当休息。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以掌握自身的血压变化情况。患者可使用家庭血压计对自身的血压进行监测,每日早晚各测量1次,并将血压数值记录下来。在测量血压的时候应当注意测量方法,最好在测量血压前休息5分钟,并在测量时将手臂和心脏保持在同一高度,尽量固定每天测量的时间、手臂及体位。
科学用药: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应遵循医嘱科学、定时、定量用药。如经治疗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遵医嘱逐步减少剂量,但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更换药物或停药。
定期复诊: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复诊,以便医生了解其病情和血压控制情况,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强化治疗效果。当出现血压异常波动或出现症状时,随时就诊。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从饮食、运动、作息及监测等方面进行护理,从而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并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