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熊耀翼  单位: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3
2172

在影视剧中,常出现一个场景,当主角遭遇意外急需输血时,直系亲属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说:“抽我的!”,这一幕看似感人至深,却隐藏着一个与现实严重不符的医学误区 ——直系亲属输血并非更安全,反而可能带来致命风险。 

直系亲属输血有何种风险?

直系亲属间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一种罕见但致死率极高的并发症——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血缘越近,输血风险越大。一级亲属间输血发生TA-GVHD的风险是非亲属输血的10-20倍,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90%,甚至到100%。”

知识拓展:

1.一个人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总的说来,一个人的某一基因和他的同胞之间有1/4+1/4=1/2可能是相同的。这样像亲人、同胞之间的关系,其基因有1/2可能是相同的,称一级亲属。换言之,一级亲属就指我们的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2.本文中所指的直系亲属为医学上的直系血亲:包括生育自己的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如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为什么直系亲属输血会出现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每个人的白细胞表面都存在着独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当于细胞的身份标识。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外来入侵者”,当免疫系统检测到“非我”标识时,会立即启动防御机制清除入侵者。

但近亲之间(尤其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的遗传基因相似性高,免疫系统的“识别码”也更接近。这就导致一个问题:供血者的免疫细胞进入受血者体内后,受血者的免疫系统可能“认不出”它们是外来者,无法及时清除;

未被清除的免疫活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将在受血者体内生存、增殖、分化,并把受血者的组织、器官视为异己而进行免疫性攻击,造成受血者广泛性的组织损害,这就是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有哪些症状?

TA-GVHD是一种全身的免疫反应异常性疾病,临床症状较复杂。

初期常以发热和皮疹最多见。其主要攻击皮肤、肝脏、肠道和骨髓等器官。

急性发作期:

皮肤方面,多为向心性红斑(从躯干向四肢蔓延),逐渐发展为斑丘疹、水疱等。

肠道方面,剧烈腹泻、恶心呕吐、腹痛便血等。

肝脏方面,黄疸、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和胆红素急剧升高)。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导致严重感染、出血,此症状为终末期,多数患者在此症状出现后,预后不好,数周内死亡。

如何避免和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呢?

1.避免亲属直接输血

2.对亲属捐献的血液进行γ射线或X射线辐照处理,破坏淋巴细胞DNA,使其失去增殖能力,但保留其他血液成分的功能。这是目前预防TA-GVHD最有效的方法。

3.自体输血技术: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可提前1-4周分次采集自身血液储存,术中或术后回输。这种方法完全避免了免疫排斥风险,且无传染病担忧。

如发生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有何治疗方案?

该病主要采取免疫抑制的疗法。但治疗效果不佳。主要以预防为主。

哪些人群需要提前预防呢?

宫内换血和宫内输血;

已知或疑似免疫缺陷的儿科患者;

先天性细胞免疫缺陷症(如SCID、先天性胸腺和甲状旁腺发育不全)和霍奇金病;

粒细胞输注;

亲属间输血(不受亲缘关系远近及患者免疫状态限制);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的血液成分输注;

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输血;

患者正在接受抑制T细胞功能的治疗。

这类人的免疫系统薄弱,难以抵御外来免疫细胞的攻击,应提前做好输血前的预防措施,严格筛选献血者,确保所输血液经过辐照处理,通过射线灭活其中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从源头上减少外来免疫细胞攻击受血者组织器官的可能性。

对于曾有过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史或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患者,更要在输血前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输血后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腹泻等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早期症状,确保在第一时间采取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免疫攻击对身体造成的损伤。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