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莎  单位:四川省南江县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4

十二指肠溃疡还可以称之为消化道溃疡,主要指的是发生在十二指肠内壁上的溃疡,该部位位于胃部和空肠之间。这种疾病发生后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认识该疾病,做好科学预防。

十二指肠溃疡的危害

1.溃疡发生癌变。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均有发生癌变的可能。胃溃疡癌变多发生于年龄较大、有过慢性溃疡病史的患者,但在年轻人中亦有胃溃疡发生癌变的实例。十二指肠溃疡出现癌变的几率很低,但是也存在癌变的风险。

2.溃疡穿孔。临床上可将溃疡穿孔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穿孔的危害极大,致死率较高。慢性穿孔会使溃疡逐渐加深,侵蚀肠壁导致与周围器官发生黏连。

3.溃疡出血。所谓溃疡出血一般是指血量达到了60毫升以上同时伴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有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甚至昏迷等症状。如果大量出血、出血速度过快会导致患者的死亡。

4.幽门梗阻。梗阻初期,胃内食物排出受阻,会引起反射性胃蠕动增强,胃肌代偿性肥厚,以对抗幽门梗阻。随着梗阻的程度不断加重,胃蠕动会逐渐降低,进而导致胃内食物停滞。到了晚期,代偿能力不足,肌肉僵硬、蠕动呈停滞状态,胃形成扩张状态。

十二指肠溃疡病因

1.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与不洁饮食、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因素有关。这种细菌能够定植在胃黏膜内,导致胃黏膜出现病变,同时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使十二指肠酸负荷过重,从而引发溃疡。

2.胃酸分泌过多:长期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吸烟、酗酒等因素都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而胃酸是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当胃酸分泌过多时,容易侵蚀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溃疡。

3.药物因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十二指肠溃疡的风险。这些药物是通过削弱黏膜的防御和修复功能,而导致溃疡发病。

4.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十二指肠溃疡。

5.生活习惯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等,都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从而诱发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的预防

1.减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除了会对胃肠黏膜造成直接的刺激伤害外,还会抑制体内环氧化酶活性,使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前列腺素对肠胃具有保护作用,其含量降低会增加药物等因素对胃肠黏膜的刺激。

2.心情愉悦: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之中的人群很容易患上十二指肠溃疡。因此要注意在工作学习中尽量放宽心,对事物保持积极的乐观态度,多进行户外运动,纾解压力,避免自己精神紧张、长期抑郁不快。

3.戒烟酒:香烟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的含量增加;吸烟可导致胰腺分泌碳酸氢盐受抑制,因此削弱了中和十二指肠球部内酸性液体的能力;吸烟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从而使胆汁反流,破坏胃肠屏障功能,从而降低黏膜的防御功能。同时,长期酗酒会削弱胃黏膜的屏障作用。

4.控制饮食:长期大量饮用浓茶、咖啡、可乐、酒等刺激性较强的饮品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同时烈酒还会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几率增高。吃精制、低纤维素食物比吃高纤维素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溃疡病,原因可能是多渣食物可促进黏膜表皮的生长或前列腺素的释放。因此饮食应搭配高纤维素饮食。

5.提倡细嚼慢咽:因为咀嚼可以增加唾液分泌,而唾液入胃后不仅能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而且其所含表皮生长因子可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黏膜再生;注意进食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抑郁,否则会引起胃功能紊乱,不利于溃疡愈合;还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做到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同时应避免吃零食或夜宵,饭后不要马上躺下休息。

总之,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后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这种疾病拥有一个较为准确的认知,清楚疾病的预后以及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提升疾病预后效果的目标。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8
来源:佛山复星禅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