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刚锋  单位:长沙市天心区刚锋诊所  发布时间:2025-06-17
34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等。由于早期症状隐匿,许多患者确诊时肺功能已出现不可逆损伤。然而,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COPD的进展可被有效延缓,患者生活质量也能显著提升。

预防:从源头阻断疾病风险

COPD的预防需从生活方式和环境管理入手,以下措施可大幅降低患病风险。

1.戒烟是首要任务

吸烟是COPD的头号诱因。研究显示,80%以上的COPD患者有吸烟史,长期吸烟者患COPD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倍以上。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气道黏膜,引发慢性炎症,导致气道狭窄和肺功能下降。戒烟后,肺功能下降速度可减缓50%以上,急性发作风险显著降低。建议吸烟者尽早寻求专业戒烟帮助,如使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咨询戒烟门诊。

2.远离空气污染

空气中的PM2.5、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会刺激气道,诱发或加重COPD。雾霾天气应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N95口罩;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通风;避免在交通拥堵路段长时间停留。职业暴露人群(如矿工、纺织工人)需佩戴防尘口罩,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3.预防呼吸道感染

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是COPD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尤其是65岁以上人群;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4.增强体质

适度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推荐散步、太极拳、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运动时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早期识别:警惕“沉默的杀手”

COPD早期症状常被误认为“老慢支”或“体力差”,导致延误治疗。以下表现需高度警惕:

长期咳嗽:晨起或夜间咳嗽明显,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

咳痰:白色黏液痰或脓性痰,尤其在晨起时增多。

活动后气喘:爬楼梯、快走时感到呼吸急促,休息后缓解。

胸闷:活动后胸部紧缩感,严重时休息时也有症状。

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有家族史者、职业暴露者)应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测是诊断COPD的主要方式,通过测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可早期发现气道阻塞。

治疗:个体化方案延缓病情

COPD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方案,核心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剂: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沙美特罗)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可松弛气道平滑肌,缓解气喘。长效制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每日1-2次,使用方便。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患者,与支气管扩张剂联用可减少急性发作。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祛痰药: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2.氧疗

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可提高生存率,延缓肺功能恶化。建议使用脉搏血氧仪监测血氧水平。

3.康复治疗

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可增强呼吸肌力量,减少呼吸耗能。

运动训练: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步行、骑车等有氧运动,逐步提高运动耐力。

心理支持:COPD患者常伴焦虑、抑郁,需家人陪伴和心理咨询。

4.手术治疗

极少数严重患者(如肺大疱破裂、肺功能严重受损)可考虑肺减容术或肺移植,但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

日常管理:细节决定生活质量

COPD患者需长期自我管理,以下细节至关重要:

合理饮食: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鱼、瘦肉、豆类)、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D和钙,预防骨质疏松。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胃肠负担。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

避免诱因:远离烟雾、粉尘、化学气体;避免接触宠物毛发、花粉等过敏原。

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调整治疗方案。急性发作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

COPD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预防和规范治疗,患者可长期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戒烟、远离污染、定期体检是预防的关键;早期识别症状、规范用药、坚持康复训练是治疗的重点。每一位COPD患者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呼吸自由,从今天开始行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