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许多患者和家属都在寻找有效的护理方法,希望能减少哮喘发作,提高生活质量。其实做好日常护理大有讲究,从触发因素的监控到急性发作的处理,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呼吸顺畅之道:监控哮喘触发因素
哮喘发作往往由多种因素诱发,像室内常见的尘螨,多藏于床铺、沙发等织物缝隙中,其排泄物和尸体碎屑会成为过敏原,患者应定期对卧具进行高温清洗或暴晒,以减少尘螨滋生。宠物毛发及皮屑也是一大隐患,即便不直接接触,其在空气中飘散,也可能被患者吸入引发哮喘,所以家中最好避免饲养宠物。室外花粉在特定季节浓度升高,患者在花粉季应尽量减少外出时间,尤其是花粉传播高峰期,外出时佩戴专业防护口罩能有效阻隔花粉。厨房油烟、新装修房屋中的甲醛等刺激性气体,也易刺激气道,诱发哮喘,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十分必要。
通过对这些触发因素的有效监控与规避,可显著降低哮喘发作频率,让患者呼吸更为顺畅。
药物管理艺术:正确使用吸入器
正确使用吸入器可以帮助支气管哮喘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以常见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为例,其使用步骤需严格遵循“一拧、二呼、三吸、四漱”。
具体来说,先旋松盖子并拔出,将旋柄在下方握住吸入器使之直立,把旋柄拧到底再转回原位,完成一次剂量药物添加;接着呼气,但不可对着吸嘴呼气;随后轻轻地把吸嘴放在上下牙齿中间,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地吸气;将吸入器移开嘴部后,尽量长时间屏住呼吸,再缓慢呼气。若处方要求多次剂量,则重复上述添加药物、呼气、吸气、屏气步骤。完成吸入后,务必用清水漱口,漱口水吐掉不要吞咽,这是因为吸入器中的皮质激素若残留在口咽部,易引发真菌感染。患者需明白,药粉剂量通常很小,吸入后感觉不到是正常现象,且要规律用药,不可随意停用,这样才能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稳定控制哮喘症状。
健康生活法则:保持适宜生活环境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6摄氏度,湿度维持在40%-60%,这样的温湿度条件能减少气道受刺激的风险,让患者感觉舒适。要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降低有害气体及过敏原浓度,但注意避免在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或花粉浓度高时开窗。室内不摆放花草,因花粉及植物挥发物可能诱发哮喘,也不使用皮毛、羽绒或蚕织物等用品,防止其中携带的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扫地面、擦拭家具,减少灰尘积聚,吸尘器最好选择带有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能更有效地吸附灰尘和过敏原。
此外,厨房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及时排出油烟,避免其在室内弥漫,适宜的生活环境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诱因,助力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紧急应对策略:掌握急性发作处理
当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焦虑加重病情,可立即寻找舒适的半卧位或坐位坐下,这样有助于呼吸顺畅。若患者身边备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应迅速取出,按照正确方法吸入1-2喷,以快速扩张气道,缓解喘息症状,若症状在吸入药物后5-10分钟内未明显缓解,可再次吸入1-2喷。在此期间,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等情况,若患者呼吸困难持续加重、出现口唇发紫等严重缺氧表现,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持续安抚患者情绪。
患者及家属需了解,哮喘急性发作即使在症状缓解后也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调整后续的治疗方案,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结语
通过对哮喘触发因素的有效监控、规范的药物使用、适宜生活环境的营造,以及熟练掌握急性发作处理方法,患者能够更好地管理病情,减少发作带来的痛苦。但护理工作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患者和家属长期坚持与细心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