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雪容  单位: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4
334

妊娠糖尿病(GDM)是妊娠期特有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发病率约为1%~5%,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增加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本文将从诊断、饮食管理、血糖监测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帮助准妈妈平稳度过孕期。

一、如何确诊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的诊断需通过医学检测明确,具体流程如下:

初筛检查:孕24~28周进行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前需空腹8小时,5分钟内饮完含75克葡萄糖的300毫升溶液,分别采集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静脉血。

诊断标准:三项血糖值中任意一项异常即可确诊: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

高危人群:年龄≥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曾分娩巨大儿(≥4000克)或流产史的孕妇需提前筛查。

二、科学饮食:控糖的核心策略

饮食管理是妊娠糖尿病治疗的基础,需遵循以下原则:

总能量控制与分配

孕早期:无需额外增加热量,维持孕前基础代谢即可。

孕中晚期:每日增加300~450千卡热量,相当于1碗糙米饭+1个鸡蛋+1杯牛奶。

少食多餐:将每日三餐拆分为六餐,每餐间隔2~3小时,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营养素合理搭配

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50%~60%,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主食:糙米、燕麦、全麦面包替代精米白面,粗粮占比≥50%。

根茎类:红薯、玉米限量食用,避免土豆、山药等高淀粉食物。

蛋白质:每日摄入量需满足胎儿发育需求,推荐瘦肉、鱼类、豆制品及低脂奶制品。

脂肪:控制总量,减少动物油摄入,改用橄榄油、亚麻籽油,每日坚果摄入量不超过15克。

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25克,通过绿叶蔬菜、菌菇类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食物选择与禁忌

避免高糖食物:含糖饮料、甜点、果脯、罐头水果。

控制水果摄入:选择低GI水果(如苹果、柚子),每日总量不超过200克,分次食用。

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凉拌为主,避免油炸、红烧等高油脂做法。

三餐搭配示例

早餐:全麦面包50克+水煮蛋1个+无糖豆浆200毫升+凉拌黄瓜100克。

午餐:糙米饭100克+清蒸鲈鱼100克+清炒西兰花200克+橄榄油10克。

晚餐:荞麦面80克+番茄豆腐汤(豆腐50克、番茄150克)+蒜蓉油麦菜150克。

加餐:无糖酸奶100克+坚果10克或低GI水果(如草莓100克)。

三、血糖监测:精准调控的关键

定期监测血糖是评估控糖效果的重要手段,具体方法如下:

自我血糖监测

监测频率:每周选择1~2天,监测五点血糖:空腹血糖(晨起未进食前)、三餐后2小时血糖(从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及睡前血糖(22:00左右)。

目标值: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1小时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

作用: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每2~3个月检测一次。

目标值:妊娠期应控制在5.5%以下。

动态血糖监测(CGM)

适用人群:血糖波动大或饮食、运动难以控制者。

优势:连续监测72小时血糖变化,帮助发现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

四、特殊情况处理

运动干预:每日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孕妇瑜伽),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

药物治疗:若饮食和运动无法达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该药物不会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安全。

产后随访:分娩后6~12周复查OGTT,确认血糖是否恢复正常。此后每1~3年筛查一次,预防2型糖尿病。

五、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误区一:无症状即无需治疗。妊娠糖尿病可能无典型症状,但母婴风险依然存在。

误区二:严格节食控制血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需保证营养均衡。

误区三:分娩后无需干预。约5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10年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需终身关注血糖健康。

结语

妊娠糖尿病的管理需以科学饮食为核心,结合血糖监测与适度运动。多数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可控制血糖,无需过度焦虑。若血糖持续不达标,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确保母婴安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