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芋红  单位:简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6-17
59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而对于卧床的老年患者来说,营养补给更是关乎身体健康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合理且充足的营养摄入,不仅能增强他们的免疫力,预防并发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体机能的修复。然而,很多人在给卧床老年患者进行营养补给时,存在诸多困惑与误区。

了解卧床老年患者的特殊营养需求

1. 蛋白质需求增加

卧床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活动量大幅减少,肌肉流失速度加快,这就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维持肌肉质量与功能。优质蛋白质来源丰富,像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以及豆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例如,牛奶富含易于吸收的乳清蛋白和钙,每天保证摄入 300-500 毫升牛奶,能为老人补充优质蛋白与钙元素,有助于维持骨骼和肌肉健康。

2. 维生素与矿物质不可或缺

维生素 C、维生素 D、维生素 B 族以及钙、铁、锌等矿物质,对于卧床老年患者至关重要。维生素 C 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可多给老人食用新鲜的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补充。维生素 D 有助于钙的吸收,对于长期卧床、日晒不足的老人,适当补充维生素 D 制剂很有必要。钙维持骨骼强度,富含钙的食物除了牛奶,还有豆制品、虾皮等。铁预防贫血,可通过红肉、动物肝脏等食物获取。

3. 控制脂肪与碳水化合物摄入

虽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但对于卧床老年患者,需合理控制摄入量。过多的脂肪可能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应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减少动物油的使用。碳水化合物方面,优先选择粗粮,如燕麦、糙米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而应减少精制谷物和糖的摄入。

选择合适的营养补给方式

1. 经口进食为主

只要老年患者具备一定的吞咽能力,应优先选择经口进食。将食物制作成软烂、易消化的形态,如将肉类制成肉丸、肉末,蔬菜切碎煮烂。对于咀嚼困难的老人,可把水果制成水果泥,主食可选择软烂的面条、粥等。同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搭配,以增加老人的食欲。例如,在粥里加入红枣、枸杞等食材,既增加营养,又提升口感。

2. 鼻饲补充营养

当老年患者吞咽功能严重受损,无法安全经口进食时,鼻饲成为重要的营养补给方式。鼻饲饮食应选择营养均衡的配方,如医院常用的肠内营养制剂,也可自制匀浆膳,将各类食物如米饭、蔬菜、肉类、鸡蛋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打碎后通过鼻饲管注入胃内。需注意鼻饲的温度、速度和量,温度以 38-40℃为宜,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200 毫升,间隔 2-3 小时,防止反流与误吸。

3. 静脉营养支持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肠道功能严重障碍,无法通过肠内营养满足需求时,可采用静脉营养支持。但静脉营养支持存在一定风险,如感染、代谢紊乱等,需在医生严格评估和监控下进行,一般作为短期过渡措施,待肠道功能恢复后,应尽快转为肠内营养。

注意营养补给的细节

1. 少量多餐

卧床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减弱,一次性进食过多会加重胃肠负担。因此,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每天可安排 5-6 餐,这样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有利于消化吸收。例如,除了三餐,可在两餐之间适当加餐,如吃一些水果、酸奶、坚果等。

2. 补充足够水分

很多卧床老年患者容易忽视水分摄入,导致脱水。每天应保证摄入 1500-2000 毫升水分,可分多次饮用。如果老人不喜欢喝白开水,可适当饮用一些淡茶水、果汁等,但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便秘。

3. 关注个体差异

不同的卧床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身体状况等不同,营养需求也存在差异。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摄入,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患有肾病的老人,则要根据肾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加重肾脏负担。所以,在制定营养补给计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老人的个体情况,必要时咨询营养师或医生的专业意见。

为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营养补给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从了解他们特殊的营养需求,到选择合适的补给方式,再到关注补给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步都关系着老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通过我们的精心照料与科学补给,能帮助卧床老年患者增强体质,更好地应对疾病,享受相对舒适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