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身体各系统和组织都处于迅速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婴幼儿在这一时期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而合理的营养物质供给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然而,面对铺天盖地的婴幼儿营养保健食品广告,超市、商场琳琅满目的婴幼儿食品,家长该如何选择适合宝宝的食物呢?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婴幼儿营养喂养知识。
0-6月龄婴幼儿喂养
由于母乳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尤其是母乳中包含丰富的免疫物质,能够增强宝宝身体抵抗力,因此0-6月龄的宝宝的喂养应以纯母乳为主。此外,如果婴幼儿无法母乳喂养,新手妈妈需要选择婴儿配方奶粉,并且要严格按照说明书冲调。一般建议,新手妈妈在冲奶粉时应使用37~40℃的温开水,这一温度接近人体体温,非常适合婴幼儿娇嫩的胃肠道,有利于宝宝更好地吸收奶液。
宝宝出生后的前三个月,这个阶段是其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一般来说,建议人工喂养婴幼儿每天总奶量为500-750毫升,分为8次,每次60-90毫升。但由于宝宝生长发育状况不同,实际吃奶量会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喂养量。
进入3-4个月龄,宝宝的生长速度相比前期略缓,此阶段,人工喂养婴幼儿每天总奶量为700-800毫升。但是每个宝宝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不同,所以家长仍需关注宝宝的饥饱反应和体重增长,灵活调整喂养频次和每次奶量。
到5-6个月龄时,宝宝如果纯母乳喂养,每月体重增加400克到700克,说明母乳供给充足,无需额外补充其他食物。若为人工喂养,此阶段宝宝每天的奶量可以达到800-1000毫升,但一般不建议超过1000毫升,以防负担过重,影响其消化吸收。
7-8个月宝宝如何吃
医生建议7-8个月大的宝宝,每天奶量保持在800毫升,并在此基础上添加1-2餐辅食。同时,此阶段的辅食可以选择强化铁米粉、稀粥、烂面条、碎菜、肉泥、肝泥等,辅以适量的水果,从而为婴幼儿及时补充铁、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元素,满足其身体发育需求。
9-10个月宝宝如何吃
9-10个月龄的宝宝因牙齿逐渐萌出,尤其是其口腔肌肉力量明显增强,因此宝宝的咀嚼能力较前几个月有了明显提升。新手爸妈在这个时期,可以适当给予宝宝较粗糙的食物,如肉末、稠粥、菜末、馒头碎、小肉粒等,这些有颗粒感的食物有助于锻炼咀嚼和吞咽能力。此外,这个阶段母乳或配方奶依然是宝宝主要的营养来源,因此新手爸妈需要保证宝宝每日摄入700-800毫升左右的母乳或配方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宝宝肾脏和味觉尚处于发育阶段,因此新手爸妈在制作宝宝的辅食时,不要添加调味品,避免影响宝宝肾脏和味觉发育。
11-12个月宝宝如何吃
11-12个月龄宝宝可以适当食用软饭、面条、蔬菜、水果、动物血、红肉、动物肝脏、鸡蛋等食物,且其每天摄入的奶量在600-800毫升左右即可。此外,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助宝宝自己用勺进食,以培养独立进食能力。
添加辅食的时间
6-24个月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内持续进行母乳喂养对儿童生长发育仍然十分重要。但是在6个月以后,仅仅吃母乳已经不能满足婴儿能量、矿物质(如铁和锌)以及微量营养素的需要量,需要额外的膳食补充。那么如何判断宝宝可以食用辅食呢?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相关内容:
(1)头部控制良好,能够稳定地挺直脖子、把头保持在正中央,或能转头示意拒绝进食;
(2)能自己坐稳,至少能在成人辅助下坐直;
(3)推舌反应逐渐消失,不再经常用舌头把食物推出口外;
(4)对成人食物表现出明显兴趣,如注视、伸手抓取等。
综上所述,婴幼儿时期的营养喂养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因此科学的喂养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为其一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