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佘丽群  单位:莱阳市人民医院  发布时间:2025-08-27
133

“私处瘙痒到坐立难安”“白带像豆腐渣一样,还有异味”“用药好转后总反复”——霉菌性阴道炎(医学上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妇科问题,约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患1次,20%-40%的女性会经历复发。很多人因“不好意思说”“自行用药”延误治疗,或因护理不当导致反复。今天就从症状识别、科学护理、有效预防三方面,帮女性朋友摆脱这个“难言之隐”。

先分清:你是不是真的得了霉菌性阴道炎

并非所有“私处不适”都是霉菌性阴道炎,盲目用药可能加重症状。它的典型表现有3个,可对照自查:

瘙痒剧烈:这是最突出的症状,通常在夜间或久坐后加重,严重时会让人忍不住抓挠,导致外阴皮肤红肿、破损,甚至出现灼热感或疼痛感。

白带异常:白带会从正常的透明或乳白色,变成白色稠厚的“豆腐渣样”或“凝乳状”,部分人可能伴随轻微异味,但不像细菌性阴道炎那样有明显鱼腥味。

排尿/同房不适: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排尿时尿道灼痛,同房时也会出现疼痛或不适感,影响正常生活。

科学护理:确诊后,这么做能快速缓解不适

1. 用药:遵医嘱“足疗程”,别擅自停药

很多人用药1-2天后,瘙痒、白带异常的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这是导致复发的重要原因。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需要“足疗程”:

单纯性感染(首次发作、症状较轻):局部用药通常需连续使用7天,或遵医嘱用“单次大剂量”药物后,再巩固1-2次;口服药需按疗程服用,不可中途断药。

复发性感染(1年内发作≥4次):治疗周期更长,可能需要先“强化治疗”(如局部用药14天,或联合口服药),再进行6个月的“维持治疗”,具体方案需医生根据情况制定。

2. 清洁:“洗得对”比“洗得勤”更重要

很多人认为“私处脏,要多洗、用洗液洗”,反而破坏了阴道的“自净能力”:

只洗外阴,不冲阴道:阴道内有正常的菌群平衡(以乳酸杆菌为主,维持酸性环境),冲洗阴道会冲走乳酸杆菌,让假丝酵母菌更容易繁殖;不用刺激性清洁品:避免使用肥皂、沐浴露、女性专用洗液(尤其是碱性或药用洗液)清洗外阴,这些产品会破坏外阴皮肤的屏障和阴道酸性环境,加重瘙痒。

清洁后正确擦干:清洗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外阴,保持外阴干燥。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霉菌,别用湿毛巾反复擦拭,也别让外阴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如洗完澡不擦干就穿裤子)。

3. 生活:细节做好,减少刺激

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或连裤袜,让外阴能“透气”,减少闷热潮湿环境;内裤每天更换,换下后用开水烫洗(开水可杀死霉菌),晒干后再穿,别阴干。

避免抓挠,保护皮肤:瘙痒时尽量别抓挠,可通过冷敷(用干净毛巾裹冰袋轻敷外阴)暂时缓解;若皮肤已破损,需遵医嘱用温和的药膏保护,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调整饮食与作息:治疗期间少吃辛辣、甜食(高糖饮食可能增加霉菌繁殖的风险);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对抗病菌。

有效预防:做好5点,远离霉菌性阴道炎

相比治疗,预防更重要。日常生活中做好这5点,能大幅降低患病风险:

1.别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导致菌群失衡。

2.控制血糖(尤其糖尿病患者):血糖高的女性,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会为霉菌提供“营养”,导致感染风险升高。

3.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去酒店、游泳馆、健身房等公共场所时,尽量用自己的毛巾、睡衣;避免坐公共马桶(必要时可铺一次性马桶垫);别穿公共拖鞋,减少接触霉菌的机会。

4.正确使用卫生用品:月经期勤换卫生巾(建议每2-3小时换一次),避免用透气性差的卫生巾或卫生棉条;非月经期别用护垫,护垫会让外阴不透气,增加霉菌滋生风险。

5.增强免疫力:长期熬夜、压力大、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让身体更容易受到霉菌侵袭。日常要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学会调节情绪,提高身体抵抗力。

最后要提醒:霉菌性阴道炎不是“脏病”,也不是“难以启齿的病”,它就像感冒一样常见,及时规范治疗就能康复。如果出现症状,别自行用药,也别因害羞拖延,尽早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配合科学护理和预防,就能彻底摆脱这个“小麻烦”,守护私处健康。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