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是慢性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一组疾病。痛风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时可出现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常伴有尿酸性尿路结石。根据病因可将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以原发性痛风占绝大多数。原发性痛风属于遗传性疾病,且与肥胖、血脂异常、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继发性痛风可由肾病、血液病、药物及高嘌呤食物等多种原因引起,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绝经期后妇女。
痛风发作时,会导致患者“痛不欲生”,患者的关节也肿得像个馒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自我形象和日常生活。如何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需要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护理注意事项。那么痛风患者在居家自我护理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休息与活动
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加速尿酸的排泄。对于急性关节炎期的痛风患者来说,除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外,病人常有发热症状,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侧肢体15-30°,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待关节疼痛缓解72h后,方可恢复活动。患者平时可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但应避免“马拉松式”暴汗。运动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避风寒,鞋袜宽松,避免过度劳累。日常生活中,如能用肩部负重者不用手提,能用手臂者就不要用手指。经常改变姿势,保持受累关节舒适,有局部温热和肿胀发生时,尽可能避免其活动。
饮食护理
因痛风病人大多肥胖,热量不宜过高,应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如心、肝、肾)、肉汤、海鲜、鱼类、菠菜、黄豆、扁豆、蘑菇、豌豆、浓茶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的使用。忌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减少油炸、煎、卤等烹饪方式,尽量不喝汤。腊肉、熏鱼、咸菜等,因其嘌呤、盐分含量高,痛风人群不宜食用。痛风患者应少吃生冷食品,指导病人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马铃薯、各类蔬菜、柑橘类水果。在食物种类多样、均衡营养的基础上,科学选择食材,每天全谷物食物不低于主食量的30%。除教导病人严格控制饮食外,痛风患者需要严格禁酒,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规律饮水,每天至少饮水2000ml,优先选用白开水,特别是在用排尿酸药时更应多饮水,有助于尿酸随尿液排出。
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对疾病的康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避免情绪紧张,意识到自我情绪不佳时,需要及时进行自我心理关怀。在此基础上,来自患者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支持,也尤为重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受凉、劳累、感染等。
自我病情观察
患者平时可以用手触摸耳廓及手足关节,检查是否产生了痛风结石。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尿酸,门诊随访。手、腕或肘关节受累时,为减轻疼痛,可在受累关节给予冰敷或25%硫酸镁湿敷,消除关节的肿胀和疼痛。痛风石严重时,可能导致局部皮肤溃疡发生,故应注意维持局部的清洁卫生,避免发生感染。
痛风的本质是尿酸代谢失衡,治疗痛风,止痛是“治标”,降酸才“治本”,因此定期监测尿酸、维持长期治疗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关键,是避免痛风急性发作的“王道之策”。愿每一个深受痛风困扰的患者都能摆脱困扰,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