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惠娟  单位:营山县新店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6-18
54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接触过许多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就像一位“不速之客”,一旦患上,就需要长期与它“打交道”。但别担心,只要掌握科学的日常护理方法,就能把血糖控制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今天,我就以护理工作者的身份,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话,分享一份实用的糖尿病日常护理指南。

饮食管理:控糖的“基石”

饮食在糖尿病护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吃对了能帮助稳定血糖,吃错了可能让血糖“上蹿下跳”。

米饭、面条、馒头等主食是我们日常饮食的“主力军”,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控制好量。一般每餐主食量为1-2两左右,具体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同时,不要只吃精米白面,适当增加粗粮,比如燕麦、糙米、玉米、红薯等。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相对较慢,能避免血糖快速升高。

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而且热量低,对控制血糖很有帮助。每天蔬菜摄入量应不少于500克,种类尽量多样化,像绿叶蔬菜(菠菜、生菜、油麦菜等)、西兰花、胡萝卜、黄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吃肉要适量,优先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鸡肉、鱼肉、虾肉、瘦牛肉、瘦猪肉等,每天摄入量在1-2两。

糖果、蛋糕、甜饮料、冰淇淋等高糖食物,会让血糖迅速升高,一定要少吃或不吃。水果虽然富含营养,但很多水果含糖量较高,吃的时候要注意。可以选择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苹果、草莓、蓝莓、柚子等,每次吃一小份,放在两餐之间食用。

运动锻炼:降糖的“良药”

运动是糖尿病护理的“天然良药”,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降低血糖。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很多,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强度适中,不容易引起身体过度疲劳。刚开始运动时,不要过于剧烈,可以从散步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一般建议每周运动5次左右,每次运动30分钟以上。可以选择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这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能更好地降低血糖。但要避免空腹运动,防止出现低血糖。

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活动一下关节、拉伸肌肉,避免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运动后要进行放松活动,如慢走、深呼吸,帮助身体恢复。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乏力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并及时监测血糖,必要时吃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缓解低血糖症状。

血糖监测:管理的“眼睛”

定期监测血糖能帮助我们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一般需要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等。对于病情不稳定或刚调整治疗方案的患者,建议每天监测4-7次,包括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减少监测次数,每周监测2-4次。如果出现口渴、多尿、乏力、心慌等不适症状,要随时监测血糖。

使用血糖仪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按照步骤操作。采血时,先用酒精消毒手指,等酒精干透后再采血,避免酒精混入血液影响结果。采血部位一般选择无名指或中指指尖两侧,这里神经末梢少,痛感相对较轻。采血后,将血液滴在试纸上,等待血糖仪显示结果。要注意定期校准血糖仪,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其他护理要点

每天尽量早睡早起,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长期熬夜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不利于血糖控制。同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

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足部并发症,平时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要太高,避免烫伤。洗脚后,用柔软的毛巾擦干,尤其是脚趾缝。定期修剪脚趾甲,不要剪得太短,避免损伤皮肤。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鞋子要宽松、透气,袜子要柔软、吸汗,避免穿太紧的鞋子和袜子,防止足部血液循环不畅。如果发现足部有伤口、水泡、溃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不要自行处理,以免感染加重。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