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惠婷  单位: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03
133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全球范围内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多见。它是一种由于气道阻塞导致呼吸困难的慢性肺部疾病,常伴随咳嗽、喘息、痰多等症状。科学研究和实际经验表明,适度的运动和呼吸训练不仅不会加重病情,反而是帮助慢阻肺患者“养肺”的重要方法。那么,慢阻肺患者应该如何通过“肺部做操”来改善肺功能、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呢?这篇文章将为您科普这些科学且实用的方法。

肺部“做操”——呼吸训练的意义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呼吸训练是“养肺”的关键。它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学会如何更高效地使用有限的肺功能,还能减轻呼吸困难,缓解气促感。常见的呼吸训练方法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

缩唇呼吸是慢阻肺患者最基础的呼吸技巧之一。它的原理是通过慢而均匀地呼气,减少气道内的压力,帮助肺部排出更多的残留气体。具体做法很简单:用鼻子缓慢吸气,然后像吹蜡烛一样,嘴唇微微收拢呈小圆形,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尽量比吸气时间长。

腹式呼吸则是通过调动腹部肌肉来辅助呼吸,帮助患者更深、更有效地吸入新鲜空气。患者可以坐着或躺着进行训练,一只手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时腹部的起伏。吸气时腹部慢慢鼓起,呼气时腹部缓缓收回。通过腹部的“运动”,可以更好地帮助肺部完成气体交换。这些呼吸训练方法看似简单,却需要患者每天坚持练习,才能逐渐养成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有效应用。

慢阻肺患者适合的运动方式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运动和锻炼并不是禁忌,反而是“养肺”的重要一环。然而,运动的选择和强度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达到锻炼效果。

首先,步行是最推荐的运动方式之一。步行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耐力,选择合适的步行速度和距离。每天30分钟的轻松步行,不仅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还能改善情绪。

其次,太极拳和瑜伽也是非常适合慢阻肺患者的运动方式。太极拳的动作柔和,呼吸节奏平稳,非常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同时可以让患者感到放松。瑜伽中的一些轻柔伸展动作和呼吸技巧,同样对改善肺功能有帮助。

日常生活中的“养肺”小贴士

除了呼吸训练和适度运动,慢阻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一些小细节来“养肺”。

第一,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慢阻肺患者的气道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因此,避免接触烟雾、粉尘、油烟等是保护肺部的关键。如果可能,尽量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

第二,保持饮食均衡。营养是支持身体康复的重要基础。慢阻肺患者可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例如水果、蔬菜、坚果等,这些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减轻肺部炎症。此外,蛋白质的摄入也非常重要,可以选择鱼类、瘦肉、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帮助增强身体免疫力。

第三,注意控制感染。慢阻肺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受到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在流感高发季节,可以根据医生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第四,坚持药物治疗。虽然本文强调了锻炼和生活调养的重要性,但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药物治疗仍然是控制症状的主要手段。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吸入药物,同时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

慢阻肺虽然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养肺”方法,患者完全可以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让自己过上更舒适、更自信的生活。“肺部做操”不仅是一种锻炼技巧,更是一种积极生活的态度。它教会我们如何与疾病和平共处,如何通过坚持不懈的小改变,改善身体状况、增添生活的幸福感。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养肺”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让肺部得到“休养生息”,让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在锻炼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在养肺中收获健康与安心。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8-06
来源:佛山市顺德区...
2025-08-06
来源:普宁华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