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霞  单位:四川省西昌市大兴乡卫生院  发布时间:2025-08-19
86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消化系统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从轻微的胃痛、胃酸反流到严重的胃溃疡、胃癌等,无一不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与生活质量。面对这些挑战,消化内科专家们反复强调:“预防胜于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规律的生活方式以及必要的健康检查,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以下,就让我们一同聆听消化内科专家的预防性健康建议。

均衡饮食,守护胃肠健康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对提高膳食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摄入量起到关键作用。推荐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二分之一。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吃200~350克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补足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于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和坚果等植物性食物。其中,全谷粒、麦麸、糙米、豆类、蔬菜和水果是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来源,可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可溶性膳食纤维则富含于燕麦、大麦、豆类、一些水果和坚果之中,可减缓食物消化速度,降低餐后血糖。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鱼、禽、蛋、奶及豆制品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增强免疫力,同时避免过多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以减少结直肠癌的风险。

减少盐分与油脂摄入: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而高脂肪饮食则与肥胖、心血管疾病及某些消化道肿瘤密切相关。尽量选择低盐、低脂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减少油炸和腌制食品的摄入。

避免暴饮暴食,定时定量: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会扰乱胃肠的正常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炎等问题。建议每日三餐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晚餐过饱,减少夜宵,让胃肠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规律生活,远离不良习惯

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影响胃肠道的自我修复和免疫功能。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维持消化系统的健康状态。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同时,运动还能帮助减轻压力,预防因情绪紧张引起的胃肠不适。

戒烟限酒,保护胃肠黏膜: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炎、胃溃疡的风险;而酒精则能刺激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屏障,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病。

保持心情愉悦,减少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胃肠的神经功能,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维护消化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

胃肠镜检查: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家族消化道肿瘤史、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或消化道症状持续存在者,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这是早期发现胃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有效手段。

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也是胃癌的潜在风险因素。通过呼气试验或血液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肝功能检查: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关注身体信号,及时就医:当出现持续的胃痛、反酸、嗳气、便血、消瘦等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8-06
来源:山东省康复医...
2025-07-30
来源:廉江市妇幼保...
2025-07-01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24
来源:宁乡市灰汤中...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
2025-06-27
来源:广东省惠州市...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