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检查是利用病理学原理和方法,对病变组织、细胞等进行检查分析的技术。是肿瘤诊断“金标准”,也用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诊断,明确疾病性质、类型等,为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像判断肿瘤良恶性、感染组织病变程度等。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结合临床信息,疑难病例会诊,之后出具病理报告。
而病理快速冰冻,全称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是手术进行中病理诊断的快速方法。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后,由病理医生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部分经特殊处理(如用OCT包埋剂,快速冷冻到-15℃至-20℃)制成切片、染色,病理医生30分钟左右完成诊断,为手术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如判断肿瘤良恶性、切缘有无残留等。但有取材、时间等限制,诊断准确率约95%-97%,不能替代常规病理诊断,最终以常规石蜡切片结果为准。
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临床意义
1. 指导手术方案:术中30分钟左右出结果,确定病变(如肿瘤)良恶性,让医生及时调整手术方式与范围。若为良性,完整切除即可;若为恶性,需扩大切除、清扫淋巴结等,避免二次手术,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如乳腺肿块手术,依据冰冻结果决定是扩大范围还是进行保乳手术。
2. 评估肿瘤扩散:了解恶性肿瘤是否浸润邻近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辅助判断病情进展,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3. 判断手术切缘:确定手术切缘有无肿瘤残留,比如乳腺癌保乳手术时,判断切除组织边缘情况,评估手术是否达标,若切缘阳性需扩大切除。
4. 识别意外与微小组织:帮助识别手术中意外情况(如甲状旁腺等)以及可疑微小组织,避免误判、误伤,保障手术安全与术后患者生存质量。
5. 显示特殊成分:可显示组织中脂肪、脂类物质,助力脂肪瘤、肉瘤等疾病诊断。
术中会诊应当限于以下指征
1、所提供的诊断会导致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做出是否进一步手术的决策。
2、切除组织以保证切缘结果阴性,此时切缘评估首选冰冻切片。
3、评估开放活检或是复杂手术获得的活检标本是否足以用于诊断,可选择冰冻切片,以避免二次活检。
4、标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检测时,先用冰冻切片评估合理性。
5、治疗程序特别需要。
申请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不合理情形
1、好奇心。这是对患者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并且浪费了病理科有限而宝贵的人力及物力资源。
2、在恢复室承诺给家属的初步报告。由于取材及技术相关问题,冰冻报告仅能作为初步诊断,最终诊断必须参考术后常规病理检测,手术医生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做出明确解释。
3、手术医生的习惯。有些医生无论冰冻报告如何,都不会改变手术计划。
4、取材标本数量完全不足以留给常规病理检查。
5、明确具有传染性标本(如:结核)。
6、当一个体积较大的标本检查表现一致且为良性时,冰冻诊断仅能对标本进行极少量的随机取样。
以上诸多情形,病理科都应当拒绝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申请,这也是对标本及患者负责的体现。
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主要优势在于迅速,能在短时间内给予手术医生比较明确的诊断方向,术中报告及记录诊断医师必须签名,如果是口头通知手术医生,必须确保是医生本人接听,不能通过中间人,纸质报告的签发、送达、接收时间都必须详细记录。也因其具有的局限性,诊断准确率约97%,存在延迟诊断、误诊的可能,所以最终诊断结果必须结合术后常规病理检查。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远程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应运而生,已经实现了病理专家远程诊断术中冰冻切片,对远程手术方案的指导和会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解决了医疗资源缺乏地区病理专家不足的会诊难题。冰冻切片还可以进行进一步检测,比如免疫组织化学等,为患者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和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