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随着近几年冠心病的患病率以及死亡率不断上升,其逐渐成为城市人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体的正常健康。
冠心病危害
心绞痛:冠心病会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当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因素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心肌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就会引发心绞痛。患者会感到胸部有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颈部、下颌或上腹部等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
心肌梗死:如果冠状动脉内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完全阻塞血管,就会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会使部分心肌细胞因缺血而坏死,严重破坏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头晕等症状,甚至会发生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心律失常: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心脏结构改变,会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会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心慌、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增加心脏性猝死的风险。
心力衰竭:长期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以及心脏结构的改变,会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的泵血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冠心病诱发病因
1.高血压
很多冠心病病人均合并高血压疾病,这也是导致冠心病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较高的血压能够增强人体动脉硬化程度,减弱人体血管的弹性,同时能够加剧血管脆性,进一步加剧了冠心病病情。同时在高血压患者血压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加剧血管痉挛,容易使得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进一步诱发冠心病。
2.高血脂
部分病人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得冠状动脉较为狭窄甚至堵塞,主要原因是血脂较高。若人体血脂较高,容易使得人体斑块稳定性不足,此时加剧了小斑块脱落风险,小斑块的脱落容易导致血管远端栓塞,进而导致病情加重。
3.高血糖
糖尿病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生活中很多病人均伴有一定程度的糖尿病,容易导致末梢血管堵塞,影响人体冠状动脉末端细小毛细血管,使得病情加重。很多人生活中饮食热量与糖分较高,超出了人体所需要的热量,例如经常食用油炸食品、可乐、雪碧等,晚间夜宵(包括烧烤、麻辣烫、螺蛳粉等),导致食用量远远超标,常年累积下来,容易导致人体血糖升高,并加剧冠心病发生的风险。
4.年龄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年龄情况的分析可见,冠心病患者年龄整体偏大,随着年龄逐渐增加,冠心病发病风险也相应增加。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在医院治疗以及社区中均较为常见。在人体年龄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人体血管容易出现退行性改变,进一步诱发冠心病。进入40岁之后,冠心病发病几率有所增加。且呈现出一定的男女差异性。通常,在绝经之前,女性受雌激素等因素影响,冠心病患病几率低于同龄男性;绝经之后,这种保护作用减弱,女性患病几率逐渐增加,并可能与男性相当或更高。
5.吸烟
冠心病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为吸烟,很多病人,尤其是男性病人有长期的吸烟史,一天能吸5-10根烟,甚至一天吸一盒烟,吸烟行为本身对身体健康不利,过量吸烟更加如此,临床研究得出吸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明确危险因素。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容易损伤人体血管内膜,导致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同时容易造成人体血管痉挛,进一步诱发冠心病,或者导致冠心病病情加重。
6.超重肥胖
在大街上人们总能看到身材超重的人,部分人体重甚至严重超标,衣服较为肥大,生活中饮食不节制,饭量较大,一日多餐,经常吃夜宵,不锻炼身体。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体重进一步超标。临床上,超重或肥胖人群患冠心病的概率也相对较大。因此肥胖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
7.不良生活与工作习惯
在当前生活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很多人长期久坐,运动较少,每天除了必要的走路、买菜、超市购物之外,很少参与体育运动。若这种生活习惯长期持续,身体功能难以得到有效锻炼,进而会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因此,缺乏运动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