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会杰  单位:安丘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2025-07-22
64

哮喘反复发作,如同一场难以平息的“体内风暴”,让患者深受其扰。在西医规范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为应对这一难题提供了独特思路。这一理论并非简单的对症处理,而是从整体调节人体平衡,通过增强自身抵抗力与清除致病因素,帮助改善哮喘状况。

中医认为,哮喘的核心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指的是人体正气不足,难以抵御外界邪气的侵袭;“标实”则是痰、湿、寒、热等邪气在体内积聚,成为引发哮喘发作的“导火索”。“扶正祛邪”正是针对这一病机,通过“扶正”筑牢身体防线,通过“祛邪”清除体内隐患。

“扶正”侧重于调理肺、脾、肾三脏。中医理论中,肺主气司呼吸,若肺气虚,呼吸功能就会减弱,容易受外邪干扰;脾为后天之本,负责运化水谷精微,脾虚则痰湿内生,成为哮喘发作的潜在威胁;肾为先天之本,主摄纳肺气,肾虚则肺气上逆,导致喘息不止。因此,“扶正”常采用补肺气、健脾胃、益肾气的方法,比如使用黄芪、党参补肺气,白术、茯苓健脾胃,蛤蚧、胡桃仁补肾气,从根源上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哮喘发作的“土壤”。 “祛邪”则是根据不同的邪气类型采取相应措施。若体内有寒邪,表现为怕冷、痰色白清稀,可采用温肺化饮的方法,如使用干姜、细辛等药材;若存在热邪,出现怕热、痰色黄黏稠,则需清热化痰,如黄芩、瓜蒌等药材就有此功效;对于痰湿积聚的情况,需燥湿化痰,半夏、陈皮是常用的药材。通过“祛邪”,能及时清除体内的致病因素,避免邪气积聚到一定程度引发哮喘发作。

值得注意的是,“扶正”与“祛邪”并非孤立进行,而是相辅相成。在哮喘急性发作期,邪气较盛,治疗以“祛邪”为主,快速缓解症状,为“扶正”创造条件;在缓解期,邪气渐退,重点转为“扶正”,同时兼顾“祛邪”,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这种动态调整的治疗策略,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灵活性。

中医在“扶正祛邪”的实践中,还会结合节气与体质特点调整方案。比如秋冬易受寒邪侵袭,可在立冬前用膏方温补肺气;夏季湿气偏重,则加用藿香、佩兰等化湿药材。此外,针灸、艾灸等外治法也常配合使用,通过刺激肺俞、足三里等穴位,增强脏腑功能,助力扶正祛邪。这些手段如同为身体“精准调音”,让调理更贴合个体需求。

当然,中医“扶正祛邪”治疗哮喘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的体质、病情等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它并非替代西医治疗,而是与西医治疗相互配合,共同为哮喘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相信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发展,将为哮喘的防治带来更多希望。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
点击收藏 
热点文章
2025-06-27
来源:普宁市人民医...
2025-06-24
来源:娄星区花山街...
2025-07-15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广州市番禺...
2025-07-22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
2025-06-27
来源:肇庆市高要区...
2025-07-22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
2025-06-27
来源:东莞市长安镇...